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北京新闻

朝阳区委书记王灏:“减量精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8-09-15

中新网北京新闻9月13日电 (记者 杜燕) 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王灏谈到该区60年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发展时表示,从农业大区到工业区再到日益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经济大区,朝阳区将“减量精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形成独树一帜的区域特色

王灏介绍,朝阳区在1925年首次设区时史称东郊区,之后,历经变化。1958年5月,原北京市东郊区更名为朝阳区。从建区到改革开放前,朝阳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巩固首都农业大区的地位;借助纺织、电子、化工、机械制造和汽车五大工业基地落户朝阳,大力发展工业,逐步成为首都新兴工业区;积极配合使馆区和驻华外事机构建设,为打造首都重要的外事活动区奠定了基础;围绕城乡发展、空间布局,建设了大量的交通、商业、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朝阳区城乡架构基本形成。

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末,该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口岸,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北京对外经济交往的重要窗口。大力发展都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形成“三二一”的结构布局。以筹办亚运会为契机,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朝阳完成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成为首都的经济大区。

新世纪以来,该区抓住奥运、CBD和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机遇,提出“三化四区”建设目标,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国际化,形成了CBD、电子城和奥运三大功能区带动全面发展的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正确处理舍与得的关系,积极推进减量发展,推动了区域功能、人居环境和城市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王灏表示,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和40年的改革创新,朝阳取得了振奋人心的发展成绩,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区域特色。

经济发展优质高效

他指出,在新世纪,朝阳区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坚决舍弃“白菜帮”,精选优质“菜心”,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以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契机,坚持高端定位、减量提质、优化布局,制定全区高精尖产业指导目录,调整完善总部经济、服务业、企业上市与并购重组等重点产业政策,出台支持商务楼宇、农村产业空间利用、高精尖企业人才奖励等专项政策,年度安排近40亿元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率先实现外贸领域工商登记“十五证合一”等5项体制机制创新,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等17个新兴业态落户朝阳。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科技服务业等产业,支持上市企业聚集发展。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投资贸易、人才发展等27项具体措施。

他表示,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该区基本形成了以国际化为特征,以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全区有上市企业36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0家,法人金融机构327家,外资金融机构364家,第三产业比重达到92.48%。”他称,今年上半年,租赁与商务服务、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体育娱乐五大行业共完成增加值1384.7亿元,实现区级收入125.8亿元,同比增长11.7%,占比41.6%;全区共聚集总部企业888家,占全市总量的22.4%,实现区级收入占比约为1/3,成为了该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王灏指出,今后该区仍将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牛鼻子,探索减量发展的有效机制,坚决舍弃“白菜帮”,精选优质“菜心”,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研究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政策,编制高精尖产业精准支持政策。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联系企业直通车制度,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念好服务企业这本经。

据悉,目前朝阳已经形成了以国际化为特征,以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2018年上半年,全区租赁与商务服务、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体育娱乐五大行业增加值占朝阳全区GDP的49.3%,区域内聚集总部企业888家,占全市22.4%。(完)

  • 上一篇:第二届中国(北京)休闲大会将于9月21日在平谷开幕
  • 下一篇:《中国符号》全球首发仪式举行 讲述“手艺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