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一甲子,孜孜六秩歌。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展馆历史厅中,展示着其六十年来获得的60余份北京市一等和国家二等以上科研创新的奖励证书,其中“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其配制的七个系列新品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开创了我国农作物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先河。
世界首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国际首创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全球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全国规模最大的农业信息化研究团队、国内首个蔬菜高通量分子育种平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开创首都农业科研事业和建设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累累硕果,不仅推动了经验农业向科技农业转变,还为北京以至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领军人才和农业技术专家,使北京的农业科技呈现出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对我国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艰苦中奋发困境中作为
1958年9月,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组建北京市农业科学院,标志着北京市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和专业研究工作从此诞生。
建院初期农业科学院在艰苦中奋发。示范丰产经验,开展育苗、育种、栽培、贮藏等技术研究和畜牧品种选育等,搜集蔬菜地方品种,引进国外蔬菜品种,开展土壤普查,建立疫苗厂,研制作业机具……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克服技术基础薄弱、科研条件简陋等困难,以“恢复农业发展”和“开创首都农业科研事业”为中心任务,建立了系统的农业科研体系,完成了大量良种和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与推广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北京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即便在特殊困难时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并未停下科研创新的步伐。这期间,育成玉米自交系“黄早四”,组配杂交种近百个,并形成众多衍生系,成为我国玉米最重要的核心种质之一,以此种质育出的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7亿亩,作为我国20世纪重大科技成果代表被永久封存在中华世纪坛中。育出了“丰抗号”和“京双号”命名的各十余个早中晚小麦配套品种,在京郊和华北地区广泛种植。
1983年5月16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农业科学院”正式改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由此,北京的农业科技事业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80年代至90年代,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的重点,从60、70年代的粮食作物研究扩展到蔬菜、果树、畜牧等多个领域,并涌现出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为首都的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科技支持。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姜全带领团队育成桃早、中、晚熟系列配套品种,筛出桃、油桃和蟠桃优系40余个,在郊区平谷逐年推广,最终把平谷打造成拥有22万亩的“中国大桃之乡”,规模居世界第一。
走出实验室成果惠京郊
平谷大桃的崛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果应用成效的一个缩影,期间,大兴的西瓜、昌平的草莓、密云的板栗、房山的食用菌、通州观赏鱼、门头沟的樱桃、怀柔的鲟鱼、顺义的蔬菜等一个个京郊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升级,都凝聚了农科人的智慧和汗水;生物防治、雨养旱作、沼液滴灌、林下养殖……一项项深受农民欢迎的农业技术和成果,都出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加速打造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让成果落地生根、惠及万民。
早在建院初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就总结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经验,包括示范小麦增产样板、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推广李墨林的温室黄瓜、申多和高天德的大白菜、李善元的冬瓜、芦振家和李松林的番茄等丰产经验。此外,开展了一系列的基本调查工作。1958年在中科院水土保持所等单位协助下,开展了北京市第一次土壤普查,摸清了北京市的土壤类型、分布、面积,并对主要障碍因素、郊区盐碱地面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农田基本建设和土壤改良提供了依据。
此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采用杜洛克、长白、北京黑三个优良种猪,培育成瘦肉型“杜长北”三元杂交猪,解决了首都市场“买瘦肉难”的问题。
为了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试验田,从2012年开始,北京农科院正式实施“科技惠农行动计划”。通过“1+3”模式,即搭建一个三农科技服务平台,建立高效机制、建设专业服务队伍和实施惠农工程,面向京郊开展科技服务和成果示范推广。2015年,针对郊区技术需求,又推出“双百工程”,即在3-5年形成百名专家服务队伍和百个以上的亮点基地。作为科技惠农的一项重要举措,“双百工程”推出后不到两年,推广安全、生态、高产、高效、节水生产技术就近200项,实现对接基地年均增产10%以上,增收节支达到5000万元。
近十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经在北京地区建立技术示范基地140余个,辐射基地200多个;在京外建立科技示范推广基地130多个,构建了以专家为主体的“院、区、乡、基地”4级科技示范推广服务体系。2017年,70名科技专家带动对接的京郊44个低收入村实现节本增收近1200万元,340户低收入户摘掉了“穷帽”。
辐射至全国产品出国门
不仅是北京,对于全国其他地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也开展了许多科技服务和科技援助工作。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要求,两年前,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牵头,联合三地23家科研和企业单位率先打破区域行政藩篱,成立了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通过共建研发团队、联合实验室、研发实验基地,实现了信息、资源、设备、成果共享。并先后启动了“京津冀精品蔬菜安全生产与供应科技攻关与示范”等项目30余项,目前在石家庄市、张家口市、承德市、保定市等地建立了科技示范基地37个,联合展示新技术、新品种100余项。
目前农林科学院成果辐射到20多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推广新品种380多个,推广新技术20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赵春江院士带领团队打造的“金种子云平台”,在国内260余个育种单位应用,研发的农机深松作业监管与服务平台系统,推广至全国23省市、380多个县市及100个国营农场;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人称“玉米团长”的赵久然带领团队研发出五大系列80多个玉米新品种,其中“京科968”连续多年被农业部推荐为春播玉米主导品种,年推广面积已达3000万亩;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人称“西瓜大王”的许勇带领团队研发的“京欣”系列西瓜品种在华北、华东等主产区占有率60%以上,累计推广面积1100多万亩;张凤兰团队培育的大白菜品种已在全国28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占全国市场份额约20%。
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走向世界舞台。目前,与以色列、美国、法国、加拿大等30余国开展近百项科技项目合作。甜糯玉米、杂交小麦、蔬菜和信息技术产品纷纷走出国门。
2013年,得知“京麦7号”在巴基斯坦得以推广,并使当地收成提高1/3以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小麦专家赵昌平喜不自胜:“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推广、实现商业化的杂交小麦品种。”杂交小麦不光在巴基斯坦广受欢迎,还辐射到了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目前,杂交小麦已被列入北京市“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
如今,鲜食玉米品种“京科糯2000”在越南的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占越南糯玉米种植面积的50%以上。“京科糯2000”还通过了韩国审定,成为我国国外审定的玉米品种。
除了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冲出国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发的优质蔬菜品种也在国外展露风采,黄瓜种子卖到了俄罗斯、油菜籽销到马来西亚、西瓜种子受到埃及的追捧,还有一些蔬菜优质良种已经出口到美国、日本、印度、土耳其、印尼、肯尼亚等20个国家;温室控制器、灌溉智能控制终端、精准农业遥感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等农业信息化产品也输出到了以色列、加拿大、英国等一些农业发达国家。
通过开放办院与国际合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初步实现了“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宏伟目标。
科技创新强迈上新台阶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目前,一支规模庞大、水平一流的现代农科人才队伍培育成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农村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科学家、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北京学者等一大批各类人才,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7个,基本形成了以中青年人才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现代农科优秀人才队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研究员,全球首次破译了西瓜基因组序列,这如同打开了飞机上的“黑匣子”,从而掌握了西瓜全部的生命奥秘,确立了我国在西瓜分子育种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京欣系列西瓜等品种支撑了大兴“中国西瓜之乡”建设,并在华北、华东等主产区占有率60%以上。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顶级刊物《自然·遗传学》(影响因子为35.532)上在线发表。
通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国内首创兼抗4种主要病害的大白菜自交系4个。培育出16个新一代突破性白菜新品种,推广面积3000余万亩,占主产区同类品种市场份额的50%以上,占全国约30%。西葫芦新品种“京葫36号”打破了国外公司的长期垄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还建成了全球最大玉米标准DNA指纹库,让玉米有了“身份证”。研发出玉米新品种80多个。
“十二五”以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承担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层次显著提升,创新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新上各级各类项目1615项,获得省部以上各类政府科技奖励130项,研发出各类成果与知识产权2700余项。
在软科学研究方面也是成果丰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参与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中央一号文件、各级各类发展规划和政策文件等的起草工作,区域经济规划、农业发展战略和科技情报学研究等多项成果在国内获奖。
李成贵院长称,目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全面推进创新型农林科学院建设,学科体系更加完善,科研条件明显改善,科研成果显著增加,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农科院的各项建设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踏上新征程绘就新篇章
“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种业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对广大农业科研者提出的目标与要求。处在首善之区,北京市农科院当仁不让,率先将育种工作作为科研创新的突破口。
六十年来,农科人不懈耕耘。北京市农科院的玉米、小麦检测中心已为北京及全国的种业检测开展服务。蔬菜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获得ISTA国际实验室认证认可,成为国内首家可出具种子质量出口国互认对等证书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可以对外出具国际认可的种子质量检测蓝色证书(BIC)和橙色证书(OIC),提高了我国参与国际种子检测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近五年来完成对外种子质量与蔬菜营养品质检测共计3053份。出具ISTA国际认可的种子检验证书282份,所检测种子批次顺利出口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荷兰等十余个国家,为我国种子企业开拓国际种子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如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搭建起实力雄厚、架构齐全的现代农科研究体系,包括14个专业研究所和中心、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农业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1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具有国际种子质量检测资质认证实验室(ISTA),6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拥有1个具有独立招收资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几代人一个甲子的不懈奋斗,铸就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辉煌。迈入新的时代,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踏上了建设区域农业科研创新中心的新征程,为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和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党委书记高华表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走进新时代,我们的目标更加高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未来更加美好。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绘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发展的新篇章。文/王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