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世界地质公园170多个恐龙足迹化石近日启动第三次“打针上药”,保育专家们将在足迹及其周边涂抹或注射一种特殊的试剂,将有效抵抗今年冬天的风霜雨雪,防止足迹风化。此前,这项技术在国内尚属空白。
从市区乘车三个多小时,经过九曲十八弯,才能到达位于延庆区千家店镇的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在公园东北部的一条公路旁,是一块高约40米、倾斜角度45度的梯形岩壁,岩壁上星罗棋布着170多个恐龙足迹化石,有的像熊掌,有的像三叶草,大小不一,蔚为壮观。这些就是距今约1.5亿年前形成的恐龙足迹化石,是世界首都圈内唯一的恐龙化石记录,也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恐龙存活过的痕迹。
山里温度只有12摄氏度左右,小雨淅淅沥沥,登上40米高的脚手架,七八位来自希腊莱斯沃斯世界地质公园、延庆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地质大学的保育专家们穿着雨衣,正在认真保育作业。“所谓‘保育’,共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已经风化的恐龙足迹化石进行修复,二是防止其他足迹化石风化。”公园管理处地质遗迹保护与建设科科长曾光格介绍。
对一块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进行保育,主要分三个步骤,即清理、注射试剂、防水处理,专家们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半蹲在脚手架上,一位保育专家对足迹本身及其周边进行清理,先用干净、软硬适中的毛刷扫除沙粒,再用酒精、双氧水让它更洁净。清理完毕,再观察裂隙,先用类似于胶水的东西进行黏合,再用针管将特殊试剂注入到有裂隙的足迹中,这个试剂是保育恐龙足迹化石的关键,不仅能对其进行黏合加固,更有致密效果。但试剂注射不是一蹴而就,需调制出不同浓度注射三次左右,确保试剂效果。最后,再给一个个足迹及其周边进行防水处理。虽然保育工作看着简单,但清理手法、注射用量等都十分具有技术含量。
在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共分布着6个恐龙足迹化石集中点,其中1号点数目最多,达170多个。2011年以来,延庆区采取了路段改线、冬季覆盖等各种保护措施,保护足迹不受破坏。
从去年至今,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共对恐龙足迹化石进行了三次试验性保育工作,三次保育均针对1号点的170多个恐龙足迹化石。第一次是在去年10月下旬,来自姊妹公园希腊莱斯沃斯世界地质公园的专家们利用三天时间,对三个恐龙足迹及周边岩石进行了试验,专家们在岩石上涂抹了一种特殊的防风化试剂,经过一个冬天的监测和观察,岩石在试剂作用下不仅没有不良反应,而且有致密、固化效果;第二次是在今年5月20日至5月25日,趁着雨季未到、气候温暖,在第一次试验性保育效果良好的基础上,对170多个足迹进行全面保育;第三次即10月12日至10月16日,在经过新一轮雨季考验后,针对上一阶段未完成的坡面最上部的恐龙足迹化石继续开展试验性保育工作,完成冬季保育试验。
此次完成保育工作后,将对岩壁进行保温覆盖,缓解今冬风霜雨雪对恐龙足迹的直接冲击,并裸露一部分岩石对此次保育效果进行检验,如果效果良好,将可能在地质公园其他恐龙足迹化石集中点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