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北京网6月19日电 (记者 曾鼐)全球化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表示,中国需要敞开胸怀,让世界了解中国,欢迎国际媒体人来中国拍摄。
“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与政府治理国际学术论坛”近日在京举行,百余名来自中国、美国、芬兰、巴基斯坦等国的专家学者齐聚京城。
“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认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最好的电视节目类型应该是纪录片。但他表示,中国有很多优秀的节目和纪录片,目前输出非常少,也很困难。
他说,除了中国缺少商业运作的经验,很多西方国家与中国在文化上存在隔阂,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外热映,美国一些报纸认为“中国正在搞文化输出,要搞意识形态输出”。他说,实际上《舌尖上的中国》只是一个美食节目,介绍中国美食,所以文化隔阂、意识形态的隔阂,会影响传播。
他认为,消除隔阂,中国需要敞开胸怀,让世界了解中国,欢迎国际媒体人来中国拍摄。“要想把中国的声音传出去,让世界认识中国,我们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高长力说。
中国记协国内部主任殷陆君认为,媒体融合正在改变着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国媒体人应该首先做好自己,学习新兴技术。他说,媒体不但是个传播媒介,也不仅是一个跨界的平台,更可能像一种“无界”的概念,即有全功能、全价值、全传播、全覆盖的特征。
“讲好中国和中国人的故事是媒体的职责。”他说,媒体要履行社会责任,传播真实的事实,传递真实的情感,更好地成为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公共智库。
美国全美传播学会副主席史蒂芬・哈特尼特(Stephen Hartnett)则认为,应该用大众传媒,去建立一种“和平文化”。
他说,美中应该深入交流,相互理解彼此的历史,找到共同的利益,建立信任。他说,南海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各方都应该共同为和平事业做出努力。
他说,美国主要有三大流派,观点分歧较多。比如美国自由国际主义者相信,美国是符合国际法的一个成员国,希望能够为国际共同事业做出贡献;奥巴马、希拉里・克林顿代表着现实主义者,相信美国是一个历史的大国,应该去处理危机,避免大的灾难;此外第三大流派有好战思想,相信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以上帝的名义统治世界。
史蒂芬表示,这种好战思想在不同的国家都有体现,而美中两国,应该利用大众传媒去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文化,美国和中国都是相互需要的,不可能成为敌人,必须成为合作伙伴。
“传播应该是推动世界和平,而不应该过多传播非常激进、好战的声音”,史蒂芬说。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与美国国家传播学会(NCA)联合举办。围绕“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与政府治理”这一主题,共开设八个主题论坛和两个研究生论坛。议题包括:网络社会与政府治理、全球化时代的战略传播:社交媒体和公共关系、全球危机时代的公共卫生传播、中美两国在应对恐怖主义中的困境与策略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