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五环的“冰丝带”到小海坨山上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从老首钢到水立方,一张张美丽的设计蓝图正“孵化”成一座座大美建筑。市重大项目办昨日披露,包括8个新建竞赛场馆、5个改造竞赛场馆在内的共42个冬奥工程项目已实现开工建设,总体开工率达到81%。今年,国家速滑馆将实现外立面完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1.9公里赛道也将呈现于小海坨山下。
8个新建场馆全面开工
提起国家速滑馆,普通市民都爱称呼它为“冰丝带”,盘旋而下的外墙曲面,就像是速度滑冰运动员在高速滑动时留下的风驰电掣的轨迹。而普通人不知道的是,美丽造型的背后,既有设计时上千次的数字模拟,也有建设中数不清的试验验证。2018年4月,国家速滑馆开始地下结构施工,仅仅8个月后,这座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场馆便实现了结构封顶,成为“冬奥速度”的一大体现。
包括国家速滑馆在内的8个新建场馆,是本次冬奥工程中的一大亮点。市重大项目办介绍,截至目前,北京赛区和延庆赛区的8个新建场馆,已全面实现开工建设。其中,国家速滑馆已实现结构封顶;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完成了工程量的50.1%;雪车雪橇中心累计完成工程量的44.7%;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实现封顶;延庆冬奥村和延庆山地新闻中心已完成PPP项目招标和项目公司组建;北京冬奥村人才公租房和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也都按计划实现开工。
改造场馆方面,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首都体育馆、首都滑冰馆和首体综合馆均已全面开始改造。此外,五棵松体育中心目前已经完成6小时冰场和篮球场快速转换实验,计划于2020年开始改造;承担冬奥会、冬残奥会四次开闭幕式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将在2021年最后进入改造。
3项配套设施率先完工
1月7日上午,在海拔750米高的山体隧道中,南北对向掘进的两拨工人在作业面胜利会师,实现了冬奥会延庆赛区综合管廊隧道的全线贯通。综合管廊,是冬奥会的配套设施工程,也是延庆赛区的 “生命线”,赛区内的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电力、电信及有线电视的接入,都要以这条“生命线”为载体。
根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安排,共有31项配套设施工程,包括综合管廊1项、交通设施11项、电力设施12项、水利设施4项、通信设施3项。据介绍,截至2018年底,已实现开工建设的配套设施共有25项,其中,兴延高速、松闫路(改线段)和昌平500千伏主变增容工程更是已于2018年率先实现完工。
“冰丝带”外立面
今年将完工
经历了忙碌的2018年后,2019年冬奥工程的建设将如何安排?市重大项目办透露,整体目标上,2019年计划新开工建设3项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计划建设完工包括延崇高速在内的18项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和1项其他配套项目。
至于新建场馆,2019年,国家速滑馆将实现外立面完工,22条“冰丝带”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飞舞;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即“冰坛”将完工交付使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竞速赛道及配套附属设施的建设将达到测试赛要求;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则将实现主体结构完工,1.9公里的赛道将如“巨龙”呈现于小海坨山山脚下。(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赵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