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双奥之城”成为了北京的独特名片。“双奥之城”的荣耀,在展示国家形象、点亮城市品牌的同时,更惠及这座城市的千百万普通市民。大街小巷、社区公园,健身设施处处可见;清晨黄昏、春夏秋冬,健身群众无处不在。奥运文化、体育精神带来的全民健身热潮,让这座古老的城市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
冬·群众冰雪运动魅力四射
2018年12月5日,北京市第一届冬季运动会拉开帷幕,作为北京市首次举办的全市最高级别的冬季项目综合性体育盛会,此次冬运会专门设置了群众组别的比赛。18岁的李泽浩是一名高三学生,他参加了群众项目滑雪比赛,圆了他参加北京市冬运会的梦想,“虽然我超过了参加竞技组比赛的年龄,能参加群众组比赛也非常开心。”已有6年滑雪经验的李泽浩,见证了近年来北京市冬季运动的发展,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赛事活动越来越丰富、群众冰雪运动水平逐年增高,都是留给李泽浩的直观感受。北京市第一届冬季运动会群众组共有来自全市16个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燕山地区以及共青团、卫生、残疾人等行业系统工会超过4000名运动员参加决赛阶段的比赛,参与人数超过6万人。比赛以广泛性、趣味性、参与体验为主,设有包括冰壶、冰车、滑雪、冰蹴球、大众趣味冰雪在内的5大项10个分项,让更多市民能够充分享受参与冰雪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近年来,北京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同参与、共同尽力、共同享有”的要求,紧紧围绕“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抓住筹办冬奥会这一重大机遇,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冰雪运动发展规划等政策,大力推动群众冰雪运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8年11月,以“全民健身迎冬奥、快乐冰雪圆梦想”为主题的第五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正式启动,包括冰雪运动项目推广、青少年普及、人才培养、赛事建设和场馆升级、打造冰雪季十大亮点五个板块,计划开展包括14项国际和国家级赛事、9项省际间比赛、46项市级和120项区级比赛活动。已连续举办五届的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不仅提高了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的兴趣,更使冰雪运动成为北京市民的生活习惯,为2022年冬奥会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为做好服务“双奥之城”建设这篇大文章,北京市相关部门从多个方面做了针对性的统筹部署。例如将大力推广全民健身“悦冬”项目,融合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冰雪运动中的经典动作,编排舒展优美、适合全民参与的冰雪健身操。此外,冬奥文化及冰雪运动知识普及,还将登陆各区的春节庙会舞台,使冬奥元素、冬奥文化走出体育场馆,走入寻常百姓之家,奏响“全民上冰雪、快乐迎冬奥”的激情旋律。
春·群众比赛登上市运舞台
2018年3月,北京市群众体育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全年的群众体育重点工作,包括完成北京市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创建60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办好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和第一届冬季运动会群众项目比赛;积极开展群众性冰雪活动;加强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指导,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建设服务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活动等多项内容。
2018年4月15日,北京国际长跑节暨北京半程马拉松赛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作为北京每年一度的春季全民健身盛事,拥有62年历史的“北京国际长跑节”不仅是国内历史最长的群众性传统体育活动之一,一直以来也备受北京市民的关注和喜爱,今年共有20000名选手参加半程马拉松项目,600个家庭参加了“家庭亲子跑”。2018年5月5日,公园半程马拉松北京公开赛在奥森公园拉开帷幕,该项赛事于2015年创办,已在北京园博园、亦庄国际企业文化园、朝阳公园等地举办37届,这次比赛也是第十五届北京市运动会群众项目的马拉松比赛,标志着群众上市运舞台的开始。
“第一次参加市运会还是略显紧张,不过能有机会和其他区的高手一拼高低,我感到非常开心,而且通过市运会比赛,对于我也是一种锻炼。”来自房山区的9岁小姑娘薛皖鲁参加了北京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项目跳绳的比赛,第一次参加市运会的她表现非常出色,获得了其他选手和观众的赞许。
夏·如火如荼的北京全民健身
2018年8月8日,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主会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启动暨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开幕式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庆典广场盛大举行。十年过去了,北京奥运开启的全民健身时代如春风般吹进每个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的北京市民心里,“全民健身日”更是成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节日,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选择用流汗的方式充实自己的生活。
围绕品牌赛事活动,引领全民健身活动新潮流。2018北京市民健康走跑系列活动贯穿全年,包括首都职工健步走、时代足迹—徒步北京系列活动、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三夫香山越野系列赛等近百场市级以上健步走、长跑、户外越野活动;第四届市直机关运动会开展了第九套广播体操、健步走、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软式排球、桥牌16个项目的比赛,推动市直机关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广泛开展,促进干部职工健康素质的提升。2018年,北京市还举办了四站自行车联赛,第七届拔河比赛、3V3街头篮球挑战赛、第11届百家社区健身才艺大赛、市民体质促进项目挑战赛、第14届市民羽毛球挑战赛、第21届中老年优秀健身项目交流展示等赛事活动。
以传统节日为抓手,开展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6月16日,2018年全国龙舟邀请赛暨北京市端午节龙舟大赛在顺义区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支队伍、500余名选手参与角逐,为市民带来了多场精彩绝伦的龙舟竞技。全年还举办了元旦、重阳登高健身大会、春节全民健身民俗活动,极大地活跃了本市广大人民群众节日健身氛围。
以百姓为活动主体,打造健身时尚风向标。2018年继续举办第二届北京纪录挑战赛,提出“百姓纪录百姓创”的理念,发掘有北京特色、受百姓欢迎的体育项目,搭建全民健身展示平台,带动更多的北京市民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全年还举办北京市足协杯、第九届“工体杯”首都职工足球联赛、中国网络媒体足球精英赛等社会足球赛事39项5933场,近3.6万人次直接参与。打造“北京市市级足球活动”品牌项目,开展足球活动共156项,约带动全市3.2万新增足球人口,引导市民养成利用足球项目参与全民健身的习惯。
民族传统健身项目百花齐放、多姿多彩。8月18日,北京市第十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石景山首钢篮球中心开幕,全市及天津、河北共4000多名各族运动员参赛,运动会设珍珠球、冰蹴球、柔力球等12项竞赛项目,太极拳、健身秧歌等6项表演项目及助力脱贫攻坚、助力冬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系列主题活动,累计参与人数突破2万人。全年还举办2018北京打花棍团体表演赛、第二届北京市柔力球公开赛、北京市第十三届民族健身操舞大赛等赛事。
加强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第四届京津冀羽毛球冠军挑战赛、第四届“和谐杯”京津冀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京津冀拔河比赛、第三届京津冀青少年击剑邀请赛、第二届京津冀柔力球交流大会等赛事活动的举办有效推进了京津冀三地体育的融合协同发展。北京市依托市徒步、风筝、自行车、篮球、马术、模型、龙舟、钓鱼等协会举办了北京国际风筝节、北京世界华人篮球赛、国际马联场地障碍赛中国联赛、北京国际龙舟邀请赛、北京国际钓鱼赛等群众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增进了国际体育交流,提升了首都国际形象。
秋·硕果累累的北京全民健身
完成北京市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今年我家附近新建了一个足球场和一个篮球场。我们健身有了好去处。”“我们社区刚又新成立了健身气功队和柔力球队。我每天都能跟着老师练习”……2018年,在各相关区体育局和60个街道、乡镇共同努力下,北京市成功创建了60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对街道、乡镇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场地设施配置、休闲活动开展、群众赛事组织、科学健身指导、体育文化宣传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指导和规范,推动了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年初,创建60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体育特色乡镇作为市、区两级体育部门主动向基层报到,参与、帮助、服务街乡全民健身工作的一项重要实践,被列入2018年北京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经过一年的创建,所有街乡每千人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4名以上,平均每个社区(村)拥有不同类型的健身团队3支以上;通过自建、共建共享等方式,所有街乡均完成全民健身中心建设,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性运动会,参加3次以上的市区级体育赛事,并开展小型多样的全民健身和群众性冰雪活动等等。一年来,一条条全民健身新政在基层破浪前行、一件件全民健身实事在街乡落地生根,市民触摸到了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
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2018年,在市体育局、教委、民委、总工会、残联、公安局等部门共同努力下,北京市全年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5万项次,参与人数达1139万人次,其中组织市级以上、行业系统活动790项次,参与408万人次;指导带动区级活动14181项次,参与272万人次;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级基层组织活动10470项次,参与459万人次。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大幅增加。市体育局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园林绿化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合理利用疏解非首都功能中腾退土地、城市郊野公园、户外广场、公共绿地等空间资源,加强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在2017年新建509片专项活动场地的基础上,2018年又新建773片专项活动场地,并在各类场地安装管理服务标识牌。积极为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居民办实事,在4个街道、乡镇配建440件室内外健身器材。新建2块全民健身室外制冷冰场,并对2015-2017年建成的8块冰场进行运营,与市水务局配合及相关区合作,在有条件的水域试点建设自然冰场。目前,全市100多片各种类型的大众冰雪场地已向市民开放。
体医融合工作持续推进。积极贯彻“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推动实施市体育局与市卫生健康委签订的《体医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继续开展医疗体检与体质测试结合试点工作,开展常见慢性病防治运动指南研究及体医融合路径研究。在全市三甲医院、体检机构、社区家庭医生等人群培养能开具运动处方的医务人员200余人,有效探索了体育运动促进健康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技术。与市中医局合作,宣传、推介健身气功和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知识和方法,推动市民树立科学健身养生理念。
市民体质和健身意识稳步提升。优化体质促进项目,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活动。以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大讲堂和“1025动生活”“界内界外”两档电台栏目为依托,全面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宣传科学健身理念,推广科学健身方法,进一步扩大受益群体,惠及43.7万市民。开展老年人健身安全专项研究,印制老年人健身安全培训讲义和口袋书,在全市15家涉老协会开展社区老年人健身安全专题培训工作。
全民健身组织健康发展。积极推动体育社团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引领,有效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在体育事业发展中更好发挥作用;加强对基层体育健身组织的指导服务,培育在基层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并积极开展了基层健身团队备案、星级健身团队评选和健身团队骨干业务培训工作,推动健身团队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体育社团95个,16个区体育总会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燕山体育运动中心共有区级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531个,备案健身团队7893个。
结语
从以前只有5月到10月有活动,到现在一年四季全民健身活动不断;从主流的体育健身项目到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健身活动;从简单的健身路径到遍及城乡社区的各类专项活动场地……体育不再仅仅是竞技赛场中的争金夺银,也不再局限于印象中的中老年广场舞、太极拳,而是一项人人喜欢、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民生工程,各个年龄、各种行业的人都更加重视健康,更加重视如何科学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健身活动。无论男女老少,不分贫富贵贱,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人人健身,人人快乐。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通过全民健康,实现全面小康。这就是全民健身的核心所在。
春华秋实,暑来寒往,北京全民健身生机勃勃、四季长盛,它折射了这座城市改革开放40年的奋进之路,更展示了这座“双奥之城”自信、热情、开放、多元的城市底蕴。奥运十年对于北京广大全民健身工作者而言,既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新开始,2022年冬奥会已经进入北京周期,这座“双奥之城”的全民健身事业又将点燃激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