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双井街道有12个实体社区,但这里的居民却经常把“13社区”挂在嘴边。原来,“13社区”是双井街道借助信息化和全媒体手段打造的线上线下紧密互动的虚拟公共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形成了居民、社会、政府三者之间利益交织、目标相近、行动协同的共建共享的社会基层治理结构。今年双井街道还将在持续发展“13社区”的同时,打造以“井井有条”为主题的众享生活圈,以辖区内的8条道路为主干,在辐射范围内开展“盒子计划”,提供多样包容、人性舒适、艺术精致、集约共享的社区公共服务。
“‘13社区’是相对于12个实体社区提出的,是个虚拟社区。”双井街道工委副书记吴志伟告诉记者,“‘13社区’是以‘互联网+社会治理’为理念,通俗讲,就是通过融媒体矩阵宣传展示双井地区发展和党政工作,凝聚民心,激发各界爱双井、奉献双井、主动参与建设双井的热情。”
目前,“13社区”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社区报、社区网等平台,关注群体已达到5万余人,约占双井地区总人口的40%。记者在“13社区”中的掌上双井“随手拍”界面看到,这里有不少居民发布的帖子,哪里有垃圾需要清理了、谁家在小区里安地锁了……只要把这些问题发布到“随手拍”,就会得到双井街道“城市治理管家”的答复。以共享单车治理为例,在停车乱象出现后,双井富力中心、外企大厦等广渠路沿线商圈白领,成立了百余人的“美井”公益团,白领志愿者走出写字楼,随手拍停车乱象。随后,双井街道主动联系企业,设立首个智能停车牌,还原美丽街区。
吴志伟告诉记者,“城市治理管家”是街道网格管理中心深入地区每条大街小巷的“触手”,专门负责解决老百姓提出的棘手难题,而“随手拍”的设置,就是为了畅通老百姓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提出问题,街道会在第一时间解决。“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化网格化管理平台,提升了办事效率,一定程度上使社区治理实现了转型升级。”
双井街道还打造了“幸福双井社区卡”基层治理平台,将商业优质资源、公益志愿等内容整合于一张卡片中,从垃圾分类到文明养犬到礼让斑马线……参与公益行动都可获得积分,存于社区卡中。目前,街道已整合社区卡服务商300余家,发卡量达4万余张,开展公益回馈活动800余次。
记者了解到,此前相关部门通过大数据进行的北京城市体检评估与分析显示,双井街道人居品质居全市第二,被该项调查列为理想社区的观察样本。吴志伟透露,下一步双井街道将结合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工作,打造以“井井有条”为主题的众享生活圈,即以三环路两侧为重点,以光华北一街、广渠门外大街、垂杨柳中街、惠力东路等8条道路为主干,在辐射范围内开展“盒子计划”,提供多样和包容的社区公共服务。
吴志伟告诉记者,前期街道对居民需求进行了摸底,大家反映比较强烈的生活需求主要集中在便民菜站、便民维修、家政生活服务、健身休闲场所、便民停车场、文化设施、艺术景观提升等方面。各社区多次召开居民代表会、问需会和议事协商会,广泛征询居民意见,93.1%的居民代表同意众享生活圈建设工作。未来街道将通过对社区绿地、广场、地下空间的梳理与挖潜,打造“便民盒子”、“文化盒子”、“平安盒子”、“体育盒子”和“生态盒子”五大主题空间,其中“便民盒子”将利用普通地下室、地下人防空间以及绿地空地,改造成为便民停车场5个、建设邻里中心3个,实现居民买菜、维修等便民服务5至10分钟全覆盖。“文化盒子”将利用街角、普通地下室、社区用房等建设文化活动场所,打造城市书屋,为居民提供阅读、演出、教育、文化交流活动场所等。按照计划,年内双井街道还将完成1处立体停车楼、1处邻里中心、1处生态体育公园、1处文化休闲场所、3处生态文化景观的建设。(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