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千百年的沉淀,留下了一个底蕴深厚、独一无二的北京。近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编制了《北京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设计导则》,使街区在具体规划、设计及建设时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目前该《导则》已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网站公示,公示期为7天,市民可上网查看相关内容,并通过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建言献策。
保护老城特有风格和底色
据了解,该《导则》的适用范围为老城内的33片历史文化街区,包括南长街、北长街、什刹海、大栅栏、鲜鱼口等区域,总面积20.6平方公里,占老城总面积的33%,占核心区的22%。
“老城是北京古都风貌的集中体现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传统上,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天际线呈现一种平缓有序、水平延展的状态,街区内以一至两层的胡同四合院建筑为主,多数建筑体量不大,有规律地散布着宫殿、府衙、坛庙、寺观等较为高大的建筑。街区整体色彩则以青灰色为主,点缀以金黄、红、绿等较高等级的建筑色彩和浓荫密树。“这是北京老城区特有的风格和底色,是应该保护的部分。”
但街区不是“文物”,随着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会产生更新和改造的需求,具体尺度该如何把握?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技术导则来规范和引导,否则就会出现过度粉饰、风格不一、私搭乱建等现象,破坏老城的原有风格和韵味。
在此背景下,《导则》应运而生。
“东城区史家胡同45号院的公共空间提升,就是按照《导则》思路去做的。”该负责人举例说,比如修缮院内破损严重的垂花门时,根据修缮前垂花门上残留漆片保存的色彩信息,严格按照传统工艺“黑红净”的彩画做法,复原了老北京四合院朴素、典雅的风格。
在保护院落原有风貌的同时,为了便于居民推车进出,设计师还在街门、垂花门门道台阶等存在高低差的地方,巧妙设置了可移动的木制坡道,避免因设置无障碍设施影响建筑风貌,做到保护与更新和谐并举。
风貌保护不忽视百姓生活
在内容上,《导则》分为街区整体风貌保护、建筑风貌保护和控制、街巷空间及附属设施三个层次,并按类别归纳了10项保护要素和10项整治要素。
一条中轴线,望见钟鼓楼。历史形成的景观视廊,是北京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保护要素中,《导则》特别强调了对街区天际线、整体形态特征、色彩基调、景观视廊等元素的保护。另外,《导则》还将街区功能、人口构成和社区结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非物质要素系统纳入了保护要素的范围。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能忽视百姓生活。“根据非居住功能所占比例的多少,街区按照整体功能的类型可分为居住类街区和混合类街区两大类别。”相关负责人介绍,《导则》强调了对这一功能构成的延续,在避免过度商业化的同时,确保合理生活服务功能的保留和提升。
在整治要素中,重点关注街区改善、更新工作中的风貌控制。主要包括街区内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违法建设、地下空间利用、市政设施、无障碍设施、街区绿化、地面铺装、街区照明等方面。
街巷整治不追求整齐划一
为了便于理解和使用,《导则》对相关规定采用了大量图例的方式进行解释,并在推荐的图例方案上标注绿色“对钩”,对不恰当的图例方案上标注红色“错叉”,一目了然。
比如东城区东四四条、礼士胡同等处进行街巷整治时,剔除多年叠加的贴砖、抹灰等附加面层,复原传统青砖墙面,并采用传统工艺进行修缮、修补,部分恢复了沿街建筑的传统风貌。这样的做法就值得提倡。
“在具体操作时,这些画‘对钩’的方案并不是强制性执行方案,而是指导性方案。”《导则》主要起草者、北京工业大学教师惠晓曦解释说,即使有了标准,也不是要求千篇一律、整齐划一,而是鼓励设计师在规范的基础上,设计出更走心,更和谐,更具特色的高品质方案。
建筑风貌的保护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则》在内容上着重对其进行了规范。
针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建筑设计和建设行为,《导则》专门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仿古建筑”风貌控制、建筑的内外装修或装饰、景观照明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比如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四合院建筑的外部油漆彩画,传统上较为低调、朴素,极少出现大量绘制苏式彩画等装饰性过强的做法。”相关负责人举例说,虽然苏式彩画非常漂亮、精美,但在建筑修缮或改善时,也要进行严格控制,不得将其用于建筑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