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4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在北京市西二环旁,就是花红柳绿的滨水绿道,在喧闹的车流中为周边居民提供优美休闲健康的绿化慢行空间,让居民感受慢节奏生活带来的舒适与安逸。
记者从北京市西城区了解到,西城区水系资源丰富,经过六年多的绿道建设,沿护城河、莲花河、永引渠建设了全长33.4公里慢行步道和14.2公里自行车骑行线路,新建6座休闲驿站、观景平台48座,金中都博物馆1座,设置了113处wifi接入点,改善了绿道沿线9个街道60余万居民的休闲环境和休闲方式。
其中,2012年至2013年西城区在北京市率先完成全长约9.3公里的北京营城建都滨水绿道建设;2014年完成全长3.3公里的环二环城市绿道北护城河(西城段)绿道建设;2015年至2016年完成了全长1.4公里的莲花河滨水绿道(西城段)一、二期工程……
早春时节,莲花河滨水绿道两岸边桃之夭夭,水湾里水草茵茵。在绿道建设中,西城区结合现有地形、水系、植被等资源条件下,通过对河岸的生态景观打造,克服河道护坡窄而陡的困难,采用新科技再造石技术,建造各类花池、花台来增加绿量,丰富绿道园林景观。新建景观平台,既方便了市民近距离的观赏河岸景观,又开阔了游人的休息停留空间。
在绿道建设的同时,以“水线珍珠、绽放光彩”为主题的亮丽工程也同期完工,在满足功能照明的同时,形成“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的滨水绿道景观,市民24小时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致。
这些给居民带来舒适与安逸的滨水绿道,科技含量也很高。记者了解到,为了在绿道范围内做到有机废弃物就地处理,不外运,滨水绿道采用以生物处理为核心技术的“就地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理系统;建设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净化污水再利用节约用水;建立全园植物条码化管理系统,利用条码化管理为每株树木建立唯一的“身份证”,一方面科学安排养护作业、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真正实现养护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也让居民们们通过“扫一扫”就能了解树木的种类等信息。
西城区相关负责人指出,如今,三道滨水绿道已然成为了新的城市“会客厅”,小区“嵌入”公园,把景观延伸到小区里,让居民出门就有景、过路就进公园。沿岸一些园林驿站,不仅可以接纳百姓进行园艺体验,还可以组织居民参与共治共享,为新时代做好社区治理工作提供活动空间。
负责人强调,西城区还对河道两侧历史文化的挖掘,运用园林手法,将滨水绿道沿岸众多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如鼓楼、德胜门、积水潭、白云观、蓟城纪念柱、建都纪念阙、金中都故址、先农坛等进行有机地串联,使绿道成为一条串联西城古都史迹的历史文化廊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绿道建设前,北京只有反映元、明、清建城史的公园,唯独缺少反映金中都建城的公园。负责人表示,通过深度挖掘历史,在原金中都中轴线上的皇城南门至宣阳门故址之间建设了金中都公园,金中都公园的建成使北京形成了完整反映860年建都历史的公园体系。
负责人透露,今年十月,随着前海和后海绿道建成,什刹海环湖绿道将全线畅通,西城区的绿道体系也将更加完善。届时,“西城绿道”将成为一条承载北京古都史迹、寻根北京的历史文化廊道,一条展示西城区都市新面貌的滨水景观带和服务于百姓的城市休闲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