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义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工程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金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即将通航。备受瞩目的新机场航站楼,如凤凰展翼般的造型彰显了其空间结构之复杂。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全球最大的航站楼居然被放置在了一个神秘的“隔震层”上。一旦地震发生,“隔震层”会将地震波隔离,避免向上传递到楼体。新机场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工程师朱忠义,是为新机场航站楼打造这副坚实“骨架”的设计者之一。
与设计美轮美奂建筑外立面的建筑工程师不同,朱忠义主攻的是建筑空间结构设计。只有设计出最稳定、坚固的“骨骼”,每一栋建筑才能稳稳伫立。
“你设计的房子不倒,那是应该的,倒了就是你的问题。”老母亲的这句话,朱忠义一直记在心里。
从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到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这位“70后”工程师,负责或参与设计了诸多重点工程。
对朱忠义来说,最难忘的,是他担任结构设计师的绵阳九洲体育馆。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震中北川到处是倒塌损毁的建筑。正在云南出差的朱忠义,心揪了起来:绵阳九洲体育馆,距离震中仅有几十公里。
他清楚地记得,当初九洲体育馆建筑屋面采用了“两片树叶”的轻盈造型,于是他和团队成员设计了四个落地拱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大拱跨度达165米,是当时全国拱形体育馆中的跨度之最。2003年,绵阳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要求只有6度,但朱忠义丝毫不敢放松,当场馆内165米跨度的大钢拱即将立起来时,他一着急就爬到距离地面30多米高的钢拱上,一点点挪着步子到焊缝的位置,仔细检查……后来下了拱,他才感觉两腿发软,直后怕。为确保建筑安全,他带领团队对这一大跨空间结构的关键构件进行了多方验算和校核,并进行了防连续倒塌设计。
恰是这神来一笔,让这栋原本看起来轻盈的建筑,承受住了这次强烈的地震波。
灾区余震不断。九洲体育馆又扛住了连续余震,成为灾区人民的紧急避难所,被当地人称作大震中的“诺亚方舟”。
平日里,朱忠义总是埋头于复杂的图纸和线条中,从方案讨论、初步设计、再到反复修改……很多时候他需要驻场设计,十天半个月不着家是常事。设计方案敲定后,他还要继续泡工地、盯现场。
最近,他正在忙一个国际项目——卡塔尔卢赛尔体育场的钢结构设计,这是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体育场。“卡塔尔卢赛尔体育场有9万多个座席,比‘鸟巢’还要大很多,结构工程设计也是我接过最复杂的。”作为中国建筑工程师参与其中,朱忠义很自豪,“希望这个项目能为中国创造赢得国际地位和海外市场。”
记者手记
这位外表儒雅的工程师实则胸有高山大海。当年,他凭着一封“自荐信”,顺利考入我国空间结构学科创始人之一、浙江大学董石麟院士门下。在朱忠义博士毕业时,董石麟希望他留校,从事空间结构研究。但朱忠义认为,只有站到工程一线,服务国家工程建设,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
严谨扎实的匠人精神,帮他撑起一个个响当当的工程项目,而朱忠义正乐于这种精雕细琢,“每一项工程都很复杂,但和团队伙伴一起攻克难关,拿出精彩的设计方案,就是一个享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