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海淀区教育大会召开,发布6大文件,涉及学校、老师、学生等方方面面内容,勾画出海淀教育未来四年的发展“蓝图”。
根据会上发布的《海淀区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教育强区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未来四年海淀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都要得到显著提升。学前教育方面,到2022年海淀全区适龄幼儿入园率持续稳定在88%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义务教育方面,就近入学率巩固在99%以上,校际教育质量差距不断缩小。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为实现教育的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海淀将全面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北部地区22个教育配套设施建设。此外,加快中小学新建和扩建力度,完成北大附中西三旗学校新馨苑校区建设、北大附小肖家河分校改扩建等工程。另外,加大对集团化办学的经费支持,设立集团化办学专项支持续费,包括承办费和书记校长鼓励经费。
大会还对涉及学校教学以及学生成长的多个问题予以要求,如明确提出学校要“适当减少作业数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求必修课必须执行国家课程安排,严禁向学生推荐、推销教辅材料。未来,学校还将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智慧教育等。
此外,海淀还出台了一批具体惠及教师的政策举措。未来四年,将大力筹措并逐年增加教师保障房数量,让教师住有所居。同时,将教师纳入区域人才保障体系,逐年增加教育人才公寓供给,重点保障引进人才、优秀教师和无房青年教师的住房。未来海淀将在全区现有编制总量内,编制向教育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的编制总量,适当提高现有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的总量标准,高标准保障编制经费。
为保障教师薪资福利,海淀还将加大学校对绩效工资分配的自主权,缩小校际工资差异。薪资分配中,将重点向骨干教师、班主任、特殊教育教师、对口支援教师等人群倾斜。此外,海淀还将提高教师证的“含金量”,未来持证教师将可免费或以优惠票价进入面向公众开放的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革命纪念馆、体育场馆、历史文化古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