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北京大学获悉,由该校作为法人单位建设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据悉该设施项目批复总投资约17.35亿元,新建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建设周期为5年,力争本月底开工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程和平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物医学样本可以通过与光、电、磁、热、声、力、发射线等发生作用来进行测量,其结果以图像的方式加以呈现,如我们熟悉的光学显微镜、超声成像、内窥成像、磁共振成像等,这些都是不同的成像模态,它们在分辨率、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各有优缺点。多模态融合成像可以融合各种模态,优势互补,实现各技术性能的最优化。
据介绍,此次获批的该项目,成像设施主要建设多模态医学成像装置、多模态活体细胞成像装置、多模态高分辨分子成像装置、全尺度图像数据整合系统、模式动物与样品制备平台及配套土建工程,将建立完备的核心成像设施,从细小的分子到“米”级的人,无缝覆盖跨越9个数量级的超大尺度范围,具备动态、高灵敏度、无损观测能力。同时,装置间通过全尺度图像整合系统实现有机对接,形成跨尺度、多模态、自动化和高通量的生物医学成像全功能研究平台,实现高端生物医学影像仪器装备的“中国创造”,在综合能力上成为世界一流的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记者了解到,成像设施建设地点位于怀柔科学城的核心区,将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集群效应,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项目建成后将按照“开放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面向多用户、多领域开放,开展科学研究和国内外交流合作。目前,成像设施指挥部正在积极开展开工手续办理工作,力争在本月底前动工建设。(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