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超齐是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办事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坚持为居民免费摄影13年,照了几十万张照片,送出去的有七千多张,其中两千多张家庭照。他说,如果没有街坊邻居对他的照顾,估计回老家务农了。
史超齐16岁来京打工,备受安贞街道社区居民的照顾,他说坚持免费摄影就是为了回馈居民。而除了摄影,其余时间,他走家串户,看到能帮的居民,他都会主动去帮助。
免费拍照:成本也就三十多块
“哎,阿姨您嘴角上扬笑一下,叔叔再靠阿姨近一点,把阿姨搂在怀里。”咔嚓咔嚓,一个镜头连拍多张婚纱照。
婚纱照中,女士身穿白色婚纱,虽然头发已经变白,但脸上写满幸福笑容,将头轻轻靠在男士的肩膀,手中捧着一束鲜花。男士打着领带,身穿黑色西装,将女士搂在怀中,两人十指紧扣,相互注视。
与这对夫妇一样,金婚的纽阿姨和阎叔叔也是通过史超齐完成的心愿:“当时我们结婚的时候,家里都条件艰苦,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添置,更别说拍婚纱照了……一晃50年,如今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甜蜜。”
除了给老人补拍婚纱照,史超齐平时还会与团队志愿者一起到辖区里孤寡老人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拍照,或者走上街道抓拍孩童玩耍、民众劳作的照片,被拍者挑选完照片,史超齐会将照片打印出来,装进水晶相框,给被拍摄者们送到家中。
拍摄过程中,史超齐团队的志愿者还会用摄影机记录老人们的拍摄花絮,将这些花絮剪辑成视频,刻录成光盘或者通过微信送给老人们。
这一切拍摄都是免费的。史超齐已经坚持了13年,照了几十万张照片,送出去七千多张,其中两千多张家庭照。
“拍照加相框每次成本也就三十多块,不算什么大钱。”史超齐说。
在摄影师朋友眼中,史超齐是一位“吝啬鬼”摄影师。
史超齐的朋友介绍,拍摄耗材一部分是史超齐自己购置,一部分是一些热心市民或者企业组织捐赠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史超齐从朋友那里“抢”走的。
有一次史超齐看到这位朋友有一台闲置的彩色打印机,就询问对方可不可以放到街道办,供他为居民打印照片,朋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把打印机送给了街道办。
还有一次,史超齐的一位铁哥们要当新郎官,喜欢他的摄影风格,就特意购买婚纱找史超齐拍婚纱照。拍摄期间,史超齐便“瞄上”婚纱。新郎觉得,自己以后留着婚纱也没有什么用处,就赠送给了史超齐。
“如果没有街坊照顾,估计我回老家务农了”
史超齐说,坚持为社区居民摄影10余年,是因为自己乡下土小子,被街坊邻居当作自己儿子一样照顾的经历。
在3.6平方千米的安贞街道辖区内,几乎每一位老人都认识史超齐。
社区居民徐阿姨是看着史超齐长大的,那时候徐阿姨经常将史超齐喊到家中吃饭。在徐阿姨眼中,史超齐跟儿子一样:“他老家是河南的,1994年来北京的时候才16岁,是安贞街道的一名绿化工人,没多高,还很瘦。”
刚到北京的史超齐在同乡的介绍下进入安贞街道绿化队做绿化工,每天跟着其他工人刨土、种树、浇水。相比于刨土的早出晚归,种树、浇水则会更轻松自由一些,但史超齐并不愿意选择种树、浇水。
一次,徐阿姨将他带到家中吃饭,问他那么小的年龄为什么不选择轻松一点的工作,他的回答让徐阿姨内心一酸:“他当时说刨土可以从地里刨出铁丝头卖钱,给姐姐交学费。”
史超齐开玩笑说“吃百家饭易长高”,来北京两年后,1996年18岁的史超齐从1.6米开始猛蹿,直至超过1.8米。
成为街道工作人员之后,他希望能回馈帮助过自己的社区,因此,他每次看到有困难的邻里就会主动上去帮一把。安贞里三区25号楼的老两口搬家,他帮着搬;二区的老人生病,他主动把老人送到医院;年轻的邻居加班,他帮着接孩子。
社区居民赵阿姨的老伴儿生活不能自理,女儿在国外撇下小外孙,面对家里一老一小的重担,每次遇到困难,赵阿姨第一个想到的帮手就是史超齐:“小超就是我的家人,比儿子还亲的那种。”
多年来,史超齐帮赵阿姨背着老伴去医院看病做检查、推着老人上下楼出门晒太阳、帮家里买东西干体力活儿、给老人剃头刮胡子,连他自己都数不清去赵阿姨家帮过多少次忙了。
史超齐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没有安贞街道,没有街坊邻居对他的照顾,或许他不会开车,没有驾照,也不懂得什么叫快门和感光度,估计回老家务农了。
为10个行业一线劳动者拍摄工作照
夏季,农民工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坚持在建筑工地作业,让史超齐想到了自己当时在绿化队时刨土种树的场景:“如今城市中心的工地越来越少,我想抓住这个尾巴,给这个时代再留下一些记忆。”
2019年,史超齐利用业余时间,进入安贞街道的建筑工地、医院等单位,将相机镜头对准建筑工人、医生、环卫工人等,记录这些一线劳动者们工作时的场景。
他将这一系列照片起名为“劳动最光荣微笑最美丽”,全系列共100张照片,涉及10个行业,100位劳动者。
用发黑的白手套接过属于自己的工作照时,建筑工人蒋建国激动地连说谢谢。照片中,他戴着黄色的安全帽,肩上扛着一根铁管,白色的牙齿与黑色的皮肤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工作照。
史超齐认为,无论是长期工作生活的居民,还是短暂的过客,都应该让他们觉得街道像家一样充满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