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于昨天正式开幕,北京会场暨中关村创新创业季活动同时启动。从昨天到6月19日,双创周北京会场将开展展览展示、创新竞赛、论坛路演等一系列活动。
全国举办双创周活动已是第5个年头,这5年北京双创热潮持续涌动,双创力量不断壮大,双创擦亮了北京发展“金名片”。据市发改委介绍,北京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从2015年的110家增加到2018年的223家,实现翻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5万家,同样实现翻番。
双创展领略创新风采
脑电波控制的轮椅、能跟着你行走的行李箱、有“人类触觉”的触觉机器人……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的七大展区内,300余家参展企业带来的308项展示项目齐亮相,不仅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一批具有北京水平的“高精尖”硬科技成果,还呈现了一批高科技的惠民项目。
在展厅入口处,一款正在行走的行李箱最“拉风”。伸手轻按扶手杆上的按钮,拉杆上的摄像头就会识别主人,人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内嵌的超声波感应器可帮助行李箱精准避开障碍,这是灵动科技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款侧面跟随行李箱。类似的技术还被运用在了仓储协作机器人上,它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可跟随拣货员在仓库中协同拣货,还可以自己规划路线。
在历年的双创周活动中,机器人总是一大主角,今年也不例外。由他山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机械手臂用上了电容触感技术,便有了和人类一样的触觉,能识别四种材质的物体。“触觉传感芯片让机器有了知觉,可以大胆地和人体进行互动。”技术人员说。
家里的老楼装不了电梯?一款安道利佳智能代步器能帮上大忙。刷卡后只需轻轻按动电钮,代步器便能载着乘坐者上下楼。在科技惠民展区,创业者带来的一个个金点子令观众印象深刻。
新经济总量达万亿元
在昨天的活动现场,市发改委通报了北京近年来双创工作的整体情况。近年来,北京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五年在全国位居第一,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10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全面助力北京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2018年全市新经济总量达到万亿元水平,对GDP贡献达到三成。
研发投入方面,北京地区2018年研发经费总量超过1600亿元,较2015年增长22%,占GDP比重保持在6%左右,稳居全国之首。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近40%,超过260亿元,占研发经费比重达到15%,持续占全国两成以上。
戴上特制的头盔,工作人员坐在轮椅上,只要盯着屏幕思考,轮椅“想”走就走,还能迅速完成加减速、鸣笛、停车等操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带来的脑控智能轮椅引来了观众的围观。指导教师介绍,头盔里藏着脑电信号传感器,人机实时交互利用视觉诱发脑电波操控轮椅,未来能满足“渐冻症”患者等人群的出行需求。在双创周北京分会场,一些高校带来的展示项目同样亮眼。
北京双创的主体从小众走向了大众,科研人员、高校教师、企业高管、军转干部、医生、大学生等群体广泛参与双创,高知识创业者成为主力军,学术导向的个体创新正向市场导向的群体创新转变。
“我们的安保巡逻机器人已经进驻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了!”在京津冀协同创新展区,达阔科技工作人员语气里满是自豪。在这个展区,巡逻机器人、图书信息展示等项目都和京津冀相关,所属公司纷纷布局京津冀产业链,在北京研发、津冀转化落地。
北京的双创敞开了大门,正向央地协同、区域协同创新转变,不仅推动了一批央企重大项目率先在京产业化,还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五年累计780.2亿元,年均增速达28.6%;截至4月,北京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达75119家。
打造双创发展“北京样板”
回望近五年,北京双创蓬勃发展;展望未来,蓝图已呈现眼前。
据市发改委介绍,北京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的新动能,打造北京双创“金名片”。
具体来说,北京将强化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引领作用,汇聚更加强大双创动力;强化区域协同发展的合力作用,拓展更强大发展支撑。此外,北京还将强化硬科技创新的突破作用,增强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信心;强化全面创新改革的保障作用,激活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为推动双创发展,北京将继续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围绕创新链布局政策链、科技金融链、成果转化链、人才服务链,形成全方位服务体系。(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潘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