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佟麟阁路85号、新华通讯社西门对面,有一栋拥有112年历史的建筑――北京中华圣公会教堂。因为教堂长期弃置,长年以来,经过这里的人们很少驻足。然而,在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这里竟然成了一个“网红”景点,每日顾客盈门。人们惊讶于一座教堂的华丽蜕变――它以模范书局・诗空间的身份重新开张。教堂改造的书店,这在北京还是第一家,在全国也是独一份。
教堂改书店全国独一份
说起模范书局,许多北京城里的爱书人都不会陌生。2014年,第一家模范书局在杨梅竹斜街开业,之后几年,在天桥艺术中心、在金融街购物中心,都能看到模范书局的身影。与常见书店相比,模范书局的出现可谓独树一帜,这里有很多在别的地方不容易找到的设计图书、线装古籍,虽然是书局,但跟书籍、文创、展陈、艺术、雕版、器物相关的一切都是模范书局的主营。2017年,模范书局名列北京阅读季评选的十大“最北京”实体书店。
模范书局的创始人姜寻,是一位诗人、设计师及古籍收藏家。设计图书封面及相关产品百余种,并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中国最美的书”等多个奖项。妻子邢娜也是一名资深媒体人、作家。邢娜告诉记者,她是天津人,经常徜徉在天津的教堂之间,当时就萌生过这样的想法:“能不能用教堂的空间做一家书店?”
模范书局此前三家店的选址,既有古色古香的街巷,也有文化场所和购物中心,但是用教堂改造成书店,国内还没有先例。一个偶然的机会,姜寻和邢娜得知佟麟阁路85号有一家中华圣公会教堂,教堂始建于1907年,有一段时期成为一家单位的库房,上世纪90年代又被一家港资企业租用为办公场所,之后长期闲置。经过两年的磋商,模范书局获得了教堂的运营权,并着手开始打造一家新型阅读空间。
“修旧如旧”更具文艺气质
整修后的模范书局・诗空间果然颜值“爆表”。走进大门,记者看到高耸的穹顶、五彩斑斓的玻璃窗、复古的木地板、满墙的书架。原来洗礼池的位置,则被设计成为一个读书舞台。再往深处走去,则是喝茶和咖啡小憩的区域,抬头,便能看到京味儿木雕和欧式穹顶交相辉映。
“这可能是全北京唯一一家可以对外出租的教堂,而且它是文物保护单位,对它的改造我们是慎之又慎。”邢娜说,对教堂改造装修的宗旨就是“修旧如旧”,让它回到最初的样子。比如,之前租用这里的企业曾经把教堂的墙壁涂成白色,他们就找来资料和旧照片,重新将墙壁涂回古朴的黄褐色。在安放书架时,店员有意让书架和墙壁、立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伤及文物。因为教堂内不能使用电焊,所有需要组装的材料都要先拿到六环以外,组装完成后再搬进来。
模范书局・诗空间主要经营古典文史、诗歌、艺术类书籍和作家签名书。姜寻珍藏的古雕版也陈列其中,现场还有全套的雕版印刷机器,可供读者体验雕版印刷技艺。在书架上,记者还发现了许多十分具有年代感的旧书。比如1931年由上海新月书店发行的最初版的徐志摩《猛虎集》、1920年出版的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胡适的《尝试集》等。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模范书局・诗空间开始试运营。到了端午节小长假,这家气质与颜值齐高的书店就已经在爱书人之间传开了。来自各地的读者络绎不绝,让姜寻有些始料未及,“我最初想的是先低调运营,不宣传,让人气慢慢累积,没想到网上一下传开了,这三天简直是爆红,我们挡也挡不住。”他表示,对于一家置身于文物保护单位之中的书店,“人太多也是个问题”,这对他们的运营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将教堂改造成书店,姜寻和邢娜经常被人误解为他们是出于宗教信仰。邢娜说:“我们不是教徒,书籍就是我们的信仰。实际上,这里是中西方建筑艺术合璧的最好见证,我看到很多小朋友进来以后,都会很快安静下来,有一种对书籍肃然起敬的感觉。我们希望爱书人在这里,重新找回阅读的那份感觉。”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成长 庞铮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