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北京旅游旺季,拥有多处名人故居的西总布胡同,在经过一系列整治后,以优美的环境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西总布胡同整洁迷人的重要原因,是撤掉了常见的大号绿色垃圾桶,用“居民在家分类,指导员定时定点回收”的方式收集垃圾,以此实现“垃圾不落地”。这种方式已在建国门街道平房区全面推开,总计4120户参与,占平房区总户数的40%。
6月11日早晨7点,建国门街道垃圾分类指导员朱师傅开着装有垃圾桶的三轮车,准时出现在了西总布胡同最东端垃圾回收点――11号院门口。根据街道和居民的会商结果,全长700多米的西总布胡同总共设置11号院门口、小学门口、口袋公园入口和78号院门口总计4处回收点,相邻点位之间的距离仅100多米。在每个回收点,居民上下午都各有1小时的投放时长。
到上午10点,朱师傅完成上午2个点位的收集后,车上的垃圾桶已经快满了。“一年多前,同样的一个桶,两天才满。”朱师傅说,刚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时,即使积极参与的居民,送来的垃圾袋内也存在混装的情况,“几乎每一袋都要我重新分拣,真是够累。”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大有改观,大多数居民能够在家把厨余垃圾准确分出来。而为了响应市城管委正在推广的“干湿分离”新模式,居民家中的废纸、饮料瓶等“干垃圾”,则由物业公司定期上门回收。
为了激励更多胡同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街道还制定了积分奖励模式:只要将家中的厨余垃圾带到回收点投放,不论重量多少,指导员都会在居民积分卡上积分,上午投放积2分,下午投放积3分,一天最多积5分,积分可以换取生活用品。
与建国门街道平房区的模式类似,记者发现,在大兴区兴丰大街和石景山区八角西街、杨庄东街等“美食一条街”,曾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大号垃圾桶也被撤掉了,改由垃圾分类指导员定点上门回收商户的厨余垃圾。沿途居民表示,采用新的收集模式后,街道整洁多了。
6月14日晚,记者在兴丰大街看到,指导员驾驶垃圾清运三轮车,正在挨家挨户上门回收厨余垃圾,车头有个小喇叭播放音乐,店主一听到乐声,就将提前准备好的垃圾桶搬出来交给指导员。在相关负责人栗阳的手机上,一幅电子地图正在实时更新,每一辆三轮车的位置、行驶轨迹都能查看。这6辆三轮车在完成回收任务后,最终将会把厨余垃圾倾倒至大型垃圾车,由大车按照流程运送至处理厂。
记者手记
分类非难事 习惯成自然
目前本市运行的多种垃圾分类模式,其目的只有一个――让市民尽快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我们不妨解剖“居民在家分类,指导员定时定点回收”这只“麻雀”。很显然,这种方式运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求居民在家就做好垃圾分类,如若不然,将会给垃圾分类指导员造成巨大的工作负担。建国门街道平房区有4120户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但定时定点回收的指导员仅仅20人,如果参与的居民中间有一半不配合分类,每名指导员每天就要为至少100户分拣,很容易“垃圾不落地,累坏指导员”。
12年前,央视记者就曾到日本垃圾分类明星地区采访当地的成功经验,节目中的两个细节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女士手提一包瓶子来投放,却发现当天的回收工作已经结束,便很自然地回了家,等待下一次回收;垃圾分类回收点并没有指导员存在,每天8点半之前居民要把垃圾分类投放到位,从9点到10点,十余辆运输不同垃圾的车辆先后来到回收点,整个过程非常有序。
垃圾分类并不只是城市管理者的工作,更需要人人自觉。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无不是因为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再搭配合适的运行模式,才成了标杆。主动参与,习惯成自然,垃圾分类不仅将改变城市环境,还将造福子孙后代。(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