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6月17日电 (记者 杜燕)“中国特色艺术与传媒理论体系构建―――第三届中国艺术与传媒学术期刊主编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会上,《传媒艺术研究》辑刊首发,将打造一本涵盖广泛艺术学科又侧重当代传媒艺术的学术期刊。
今天,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传媒艺术研究》辑刊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与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共同推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社长、本刊物编委会主任之一张宇清表示,高校和科研系统能够与文化产业单位全面对接,一起联手推出面向市场的文创和传媒产品项目,同时形成核心人才充分流通的旋转门,在深度融合中各取所需又事半功倍的满足人才需要,提高科研的实用性、前瞻性和科学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宜文表示,期待打造一本涵盖广泛的艺术学科,同时侧重当代传媒艺术的学术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表示,传媒艺术是艺术家族中一个别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办辑刊的目的在于能够站在人类艺术生产创造的新起点,面向传媒艺术这一新兴艺术家族,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全新解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建构起与之相对应的传媒艺术学术理论体系。
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表示,传媒学术期刊以不断创新繁荣的学术生产,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的艺术与传媒理论的话语表达方式,为中国艺术与传媒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面对新形势,中国艺术与传媒学术期刊需要审慎辨识。合理吸纳全球经验,更需要系统梳理、深刻总结中国模式,探索中国特色的艺术与传媒理论体系的建构,促进中国艺术传媒与学术期刊的蓬勃发展,推动中国艺术与传媒由高原向高峰的迈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称,本次论坛主题“聚焦中国特色艺术与传媒理论体系建构”,站到了艺术与传媒理论的前沿,具有开阔的学术空间,希望艺术与传媒期刊能够进一步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共同促进中国艺术与传媒学术期刊蓬勃发展。
他认为,谈论艺术、谈论传媒、谈论理论都离不开互联网这个背景。当前最突出的是要分析和处理好艺术与技术、艺术与传媒、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大众的关系,坚守开放、包容、多元、自由、差异、成长的价值理念,努力培育与生成与互联网发展相适应的,与人类文明进步相协同的艺术生态环境。
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承办,邀请到四十余家艺术与传媒学术期刊与评论大报,涵盖了综合、影视、戏剧、传媒、美术、书法、音乐和舞蹈等艺术门类,并邀请知名学者参与学术对话,搭建出期刊与期刊之间、期刊与学者之间、期刊与高校之间进行交流与研讨的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