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北京新闻

北京海淀牵手“合伙人” 厚植“创新雨林”

时间:2019-07-05

2019年2月,地平线公司公告,宣布B轮获约6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30亿美元。此时,距离这家企业2015年7月创立不过短短三年半时间。

这样振奋人心的创业故事,在海淀各个园区走一圈,能听到很多很多。这些,源于海淀区赋予各种创新主体“创新合伙人”地位,持续不断地构建“创新生态雨林”,为创新发展厚植沃土。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海淀布局了以中科院为代表的重大科研、教育等基础设施,为后来海淀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奠定雄厚基础,而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海淀从未停止创新发展的脚步,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中关村科学城,始终走在全国创新发展的最前沿。

政府服务曾一度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脚步。

“我在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时,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还围绕‘审批’来,态度热情一点、给倒杯水。公司要上市,我们给出具一个‘未偷税漏税’证明就完了。主要还是外围服务。”海淀区区委书记于军回忆。他在海淀区上大学、在海淀区工作,是海淀创新发展的见证人和参与者。

进入新时代,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政府如何参与、怎么提供服务?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海淀区提出“创新合伙人”概念,把政府掌握的、能影响和撬动的科学家、高校、高新企业、第三方机构等各种创新资源整合起来,赋予“创新合伙人”地位,再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优势,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围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提供服务。

海淀区各部门把深入走访企业作为日常,为科技型创新企业画像:人才结构、技术领先状况、有哪几家竞争对手、处于什么样的市场地位等全部掌握。初创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针对不同企业,配备不同的服务团队。

作为人工智能企业,最大的难题是缺乏让技术落地的应用场景。“AI技术是刚从实验室走出来的技术,需要落地的场景,人工智能算法需要训练,经过实验的积累,才能知道我的算法行不行,哪儿需要改进。”地平线公司战略发展部负责人秦臻介绍。

海淀区结合人工智能企业的需求,推出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集成“人工智能15条”,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提供应用场景。2018年年底,海淀区宣布启动“城市大脑”建设,并在全区40个社区开展“智慧社区”试点,覆盖单元门、小区大门、消防通道、岗亭、重点区域、小区周界、主干道、电梯轿厢、消防栓、窨井等18个场景的智慧化建设。地平线公司作为海淀区政府的“创新合伙人”,就是参与者之一。

“智慧社区建设涉及到的技术很多,包括摄像头等设备生产商、智慧管理平台商等等。比如,海淀做人工智能算法的企业很多,他们的算法需要在地平线公司的芯片上实现。这就打通了人工智能领域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壮大了我们的朋友圈。”秦臻说。

创立19年的北京千方科技股份公司,也是海淀区政府的“创新合伙人”。在市政府支持下,海淀区正在建设100平方公里的开放式自动驾驶测试场。测试场北至沙阳路、东至上庄路、南至温泉路、西至聂各庄—北安河路,以及海淀驾校至五矿观山区域。眼下,千方公司正在这一范围内,安装车路协同设备,预计2020年,测试场将建成开放。

“我们是深度参与企业之一。未来,这个测试场将成为全国最好的智能驾驶开放测试场,这不但会给一大批企业提供测试技术的平台,也会壮大整个产业,让海淀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领先优势。”千方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科技成果产生、转化、产业化全链条配置资源;围绕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提供服务……从最初的“伴行人”,到后来的“铺路人”“组织者”,海淀区作为地方政府的协同创新效能在持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和供给水平在持续提高。

截至目前,海淀区共有市场主体28万家,其中,企业26万家,个体户仅有2万家,企个比全市最优。28万个市场主体中,科技型企业占51.4%。在海淀区,每成立两家企业,就有一家是科技型企业。

今年一季度,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1651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2.3%,同比增长7.4%,已连续13个季度保持了7%以上的较快速度增长。

  • 上一篇:扩建阳台成“空中楼阁”被城管拆除
  • 下一篇:北京发布文明游园倡议书和不文明游园行为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