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北京新闻

北京累计向几内亚派出医疗队27批共661人次

时间:2019-08-21

北京援几内亚医疗队指导当地医务人员开展手术。

自2017年9月至今两年时间里,10名几内亚医务人员在北京学习。

中新网北京新闻8月20日电 (记者 杜燕)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援非医疗人员足迹遍布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救治数以亿计非洲患者,为非洲培训数以万计医务人员。其中,北京市自1968年开始承担援几内亚医疗队任务,至今已累计向几内亚派出医疗队27批共661人次。

今天,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自2017年9月至今,10名几内亚医务人员顺利完成在北京的2年学习任务,于19日晚离京回国。

几内亚医务人员来京进修2年

据介绍,北京的援非医疗队因在帮助受援国在抗击埃博拉疫情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而获得联合国2015年度“南南合作奖”。“南南合作奖”慈善活动共募集了400万元善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支持下,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精心设计项目,由南南国际慈善基金会、海南成美慈善基金会具体将善款用于两个方面:一是资助10名几内亚医务人员来京进修2年;二是支持在抗击埃博拉疫情中表现优秀的援外医疗队员赴境外进修学习3个月。

自2017年9月起,10名几内亚医务人员来到北京,开始在北京语言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的学习。他们第一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全部取得了HSK4级证书;第二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及其附属教学医院接受医学临床专科和管理进修培养,课程包括医学汉语和临床沟通,卫生政策和医院管理、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和传染病管理,中国传统医医学和针灸,包括查房、学术活动、手术观摩等临床专业培训(含主修专业、辅修专业、急诊和ICU),健康卫生社会实践、传统文化体验等,以提升在各自专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

积极探索创新援外医疗方式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几内亚医务人员来华进修项目总结评价研究项目报告,北京市依托优势的医疗和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创新援外医疗方式,从几内亚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从中几友好医院未来发展出发,从为几内亚培养专科医学卫生人才骨干、培育重点学科、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切入点,开展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后续开展中非卫生人才合作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借鉴。

来自几内亚中几友好医院的科恩是一名重症监护室医生。他表示,在宣武医院的急诊、呼吸、心脏、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的监护室以及透析室学习了九个月的时间,参加各监护室每天的早交班、房、病历讨论等,学会了多种重症监护技术,比如呼吸机使用、血浆置换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气管插管技术、血液透析等,“我有信心并相信,这些技术可以在回国后应用于我的医院,我也会组织一些培训,帮助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

“这里的病人很多,我学习到很多新技术。”几内亚拉贝地区医院全科医生班古拉称,此次来中国学习,是第一到中国,不仅学习了汉语,也更加了解中国。他表示,通过首都医科大学的学习以及在安贞医院的实习,掌握了许多新本领,“回国以后,我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近年来通过中国的援助,几内亚的医疗设备不断完善,医疗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中几友好医院医生卡马拉表示,来中国近两年的时间里,自己从语言能力、医疗技术、健康理念及医院管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返回几内亚后,他将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中几友好医院的医疗和建设上。“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来中国学习。”

为中几友好医院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表示,北京市自1968年开始承担援几内亚医疗队任务,至今已有51年历史,累计向几内亚派出医疗队27批共661人次。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不断创新援外医疗工作模式。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开始承担中非友好医院建设试点项目,为中几友好医院设计了神经医学中心、远程医学平台、血液透析中心、几内亚医务人员来华培训、几内亚传染病监测能力提升和中几友好医院合作发展评价六大项目。其中,几内亚医务人员来华培训项目是之前项目的延续和升华。根据几方需求和援外工作实际,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设计了2周至3个月不同周期医院管理培训班和专业技术培训班,使培训更加精准地贴近援外工作实际和几方实际需求,为中几友好医院未来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据悉,赴境外进修学习3个月的北京市10名优秀援外医疗队员也分享了他们抗击埃博拉疫情和赴境外进修的经历,并表示将积极投身援外医疗工作中。(完)


  • 上一篇:海淀花园路力争2020年建成“无违建街道”
  • 下一篇:“北京印迹”探访老字号 让孩子了解“我们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