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北京新闻

首都经济70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时间:2019-08-21

经济总量持续迈上新台阶

1949年 地区生产总值为2.8亿元

1978年 提高到108.8亿元,从亿元到百亿元用了29年

1994年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

2007年 迈过万亿元大关,从百亿元增加到千亿元用了16年,从千亿元到万亿元只用了13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市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分别用6年和5年的时间迈上2万亿元和3万亿元台阶

2013年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元

2018年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320亿元

居民收入跨越式增长

1986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千元大关

2000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

2015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

2018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990元,是1955年的316.2倍,年均增长9.6%

1988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千元大关

2008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2015年突破2万元

2018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490元,是1956年的194.8倍,年均增长8.9%

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升

1986年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突破千元大关

2002年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突破万元

2009年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突破2万元

2018年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926元,是1955年的209倍,年均增长8.8%

1991年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突破千元大关

2011年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突破万元

2018年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195元,是1956年的134.1倍,年均增长8.2%

制图/琚理

本报记者 陈雪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首都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昨天,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949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8亿元,1978年提高到108.8亿元,从亿元到百亿元用了29年。1994年超过千亿元,2007年迈过万亿元,从千亿元到万亿元只用了13年。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万亿元台阶。首都经济70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目前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结构:三产成全市经济“压舱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服务业发展成绩斐然,逐步成为驱动全市经济稳步前进的主引擎。

“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三产业规模很小,1952年增加值仅有3.1亿元。”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庞江倩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到改革开放前,北京以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为目标。改革开放以后,北京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明确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始发展服务业。

到2018年,全市第三产业比重达到81%,与1949年相比,大幅提高4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成,成为全市经济的“压舱石”。

产业内部结构也不断向“高精尖”发展。

2017年11月30日,动物园批发市场疏解腾退工作完成。这里将凤凰涅,成为金融、科技等业态融合发展示范区。“动批”的腾笼换鸟,是北京产业结构内部转型升级的缩影。

庞江倩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初期,第三产业的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的传统服务业为主。而改革开放以后,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以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其中金融业在2000年超过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成为服务业第一大行业。

新面貌:轨道交通客运量增463倍

1969年10月,北京第一条地铁――1号线建成通车,到2018年,北京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已经增加到22条,运营里程达到636.8公里。“坐地铁”成了市民交通出行的主要选择,日均客流量从1969年的2.3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1054.4万人次,增长463倍。

“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百废待兴,二环以外基本都是农村,如今北京已经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市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素芳的讲述中,充满了令人振奋的城市发展成就。

通过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一批区域发展行动计划的制定实施,农村地区和城南、西部、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地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村村通公路、区区通高速”。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持续深入。

近年来,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为首都城市治理带来新气象。沙河、良乡高教园区投入使用,天坛医院新院区建成投用、老院区搬迁腾退……5年来北京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2648家,疏解提升市场581家、物流中心106个,高校、医疗资源布局调整步伐加快。

新消费:居民消费支出百倍增长

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追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改革开放初期升级为洗衣机、彩电、电冰箱;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移动电话、空调等现代化的耐用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空气净化器、健身器材、智能家电等高端耐用消费品也开始进入普通百姓的家中。

“70年来,老百姓的腰包确实鼓起来了,腰包鼓了就敢消费了。”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卞晶笑着拿出了居民消费的“大账本”。

198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千元大关,2000年突破万元,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990元,是1955年的316.2倍,年均增长9.6%。农村居民收入在2018年也达到26490元,是1956年的194.8倍。

品类齐全、品质升级、品位提升,70年来,老百姓消费结构基本改变了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格局,旅游、教育、文化、养老等成为新消费热点,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服装消费从实物消费向文化消费升级,瑞蚨祥、内联升等老字号展现了北京的底蕴,百姓衣着更加彰显文化自信。

“品质升级还体现在住的方面,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住房上实现了普遍蜗居到基本适居的跨越。”卞晶介绍,计划经济时期乃至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住房大多是平房、筒子楼等,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如今各项生活服务设施都应有尽有。整体看,北京居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步入小康的历史性转变,正迈向富裕之门。(来源:北京日报 )

  • 上一篇:本市前7个月财政收入3713亿元
  • 下一篇:水果集中上市价格继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