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北京新闻

市检察机关四年多来督促没收地上建筑物近1万平方米

时间:2019-09-21

中新网北京新闻9月20日电 (陈杭)四年多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发现民事、行政公益案件线索912件,督促保护、收回国家所有资产和权益价值8000余万元,收回未经批准或骗取批准、被非法占用的城镇国有土地69亩,没收地上建筑物面积近1万平方米。

19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五次会议。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敬大力在会上作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记者从报告中获悉上述信息。

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开展试点;2017年6月27日,同步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确立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敬大力表示,2015年7月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发现民事、行政公益案件线索912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379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1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8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5件。

根据法律规定,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范围包括五大类,分别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保护。

通过聚焦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北京市检察机关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10余公里,清除违法堆放的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7.5万吨、15万立方米,促使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集中下线2万余家店铺。

同时,北京市检察机关在办理与公民、法人及社会组织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国有资产保护、国家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过程中,督促保护、收回国家所有资产和权益价值8000余万元,收回未经批准或骗取批准、被非法占用的城镇国有土地69亩,没收地上建筑物面积近1万平方米。

下一步,北京市检察机关将聚焦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部署,充分履行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雄烈士保护各项法定保护职责,推动公益诉讼检察持续、规范、优化、均衡发展。(完)

  • 上一篇:今年北京PM2.5浓度在“2+26”城市中位列最低
  • 下一篇:市法院去年以来审结黑恶势力犯罪案件80件3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