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坛、永定门……关注记录北京中轴线的影像和文字数不胜数,但如果要用音乐这种形式来描述呢?昨晚,国家大剧院委约著名作家邹静之、著名作曲家孟卫东和唐建平创作的交响合唱曲目《北京大合唱》在“国家大剧院新作品音乐会”上成功首演。
这是第一部以北京命名的大型交响合唱套曲。交响合唱作品《北京大合唱》历时两年创作,由序曲《北京》、第一章《永定门》、第二章《天坛》、第三章《天桥》、第四章《天安门广场》、第五章《钟鼓楼》及尾声《希望北京》组成,展现了古都“龙脉”中轴线上的建筑之美和人文风情。昨晚,指挥家杨洋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与李欣桐、张文沁、孔迪等青年歌唱家共同带来了这部时长90分钟的恢宏作品。
“我期望能以展现北京为目的,充分运用人声艺术的丰富手段,不失根本地创作出一部有经典气质的、纵向可穿透时间、横向可走向世界的作品,在大的艺术追求下,不拘一点,以高而阔的视角,构建整部作品。”邹静之说。《北京大合唱》的歌词以北京历史为背景,展现既有黄钟大吕、亦不失市井的风度景象。
在音乐上,孟卫东创作的《北京》《永定门》《天坛》《天桥》部分运用了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北京民歌、京剧等曲艺元素,青年歌唱家赵宁、戏曲演员王超以扎实的功底唱出了旋律中浓厚的老北京风味。
唐建平创作的《天安门广场》《钟鼓楼》及尾声乐章则做出了一些新的尝试:“从风云际会的开国大典,到纪念碑前对先烈的缅怀,我想用音乐写出新中国的第一缕朝阳、第一个晨曦。”在表现歌词“时间慢如水”的意境时,两位花腔女高音张文沁、孔迪分别以“嘀”、“嗒”之声演绎,晶莹透彻的高音乐器、木管乐器和花腔的结合描绘出水的明亮。女高音歌唱家李欣桐的独唱将时间的主题升华,表达出对生活、自然及万物的思考和感悟。
尾声部分,男高音歌唱家王冲、女中音歌唱家陈冠馥及男中音歌唱家王海涛一齐加入,与管弦乐团、合唱团共同以高昂热忱的旋律描绘出万民欢腾的景象。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