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疫苗是怎样诞生的?疫苗接种后,在人体内是如何产生抗体的?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糖丸”是在什么样的设备中裹上糖衣的……这些问题都能在中国生物制品博物馆中找到答案。昨天下午,位于亦庄的中国生物制品行业博物馆正式开馆。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后,博物馆预计于明年元旦前后开通网络预约通道。届时,中小学生集体通过网络或微信预约,可以到博物馆见证中国生物制品的百年发展。
今年是中国生物制品事业启动100周年。说起生物制品,很多人会觉得陌生。可是,如果用疫苗、白蛋白、球蛋白来“代言”,就会发现生物制品和每个人的生活与健康密切相关。博物馆共分为序厅和五个展区,“主角”是疫苗板块,“配角”是球蛋白等血液制品板块。伍连德、汤飞凡、赵铠、顾方舟等生物制品行业特殊贡献者的照片和简介也出现在这里。戴上VR眼镜,可以跟随一支疫苗“进入”人体,见证抗体产生的神奇过程。
博物馆里除了高科技,更少不了“穿越”――带着沧桑感的接种防“痨病”宣传画,“预防天花、快种牛痘”的号召,让人仿佛回到了60多年前。展厅中央的一台不锈钢的设备更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台名为“糖衣机”的设备,是在“糖丸”生产中给疫苗“裹上糖衣”的神器,“能够让孩子们在甜蜜中预防疾病。”展厅中,还有一座小小的石碑,这是为动物们立起的丰碑:“向为科学进步做出贡献的实验动物致敬。”
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欢迎中小学生集体来这里了解生物制品,了解疫苗的前生今世。目前,博物馆正在进行网络和微信预约通道建设,预计于明年元旦开通。(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贾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