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北京新闻

复活妫水河——北方山区季节性河流治理的北京样本

时间:2021-01-17

摄影:本报记者 武亦彬

虽已严冬,但妫水河边,仍是山水画廊。

从空中俯瞰,燕山南麓褶皱连绵,环抱京北小城;妫水河潺潺西流,穿越妫川盆地,颇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境。

到妫水河边细看,清水中鱼儿游走,沙砾可见;芦苇丛,鸟儿嬉戏,鸣叫喧嚣,勃勃生机,扑面而来。

这样的风景,一段时期以来是难以见到的。那时,河道断流,河床斑驳,难觅鱼鸟,不见绿色,妫水河畔,死气沉沉。

去年12月底,为期三年的妫水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完工,百余位科技人员集体攻关,克服难题,用科技治水,修复生态……终于使妫水河四季有水,风景如画。

治水三年,改变的并不仅仅是一条妫水河,更为北方山区季节性河流的治理提供了北京样本。

难题

一年断流200余天

解题

“智慧大脑”稳住水源

打开地形图,北京城区,被连绵群山环抱,燕山、太行山是其天然生态屏障,穿行期间的河流湖泊则是京城重要的饮用水源。

妫水河是永定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延庆东北约13公里处,由东向西注入官厅水库,流域面积1065平方公里,被称为延庆“母亲河”。

驱车出城,向北80公里,抵达妫水河与官厅水库交界处的跨河桥。凭桥东望,宽约百米的河流结成瓷实冰面,两岸芦苇浩荡摇摆。

妫水河,冬季有水,曾经是难以想象的。

延庆区水务局副局长胡加林在延庆水务系统工作近20年,对妫水河再熟悉不过。他说,几年前,妫水河一年断流超200天,部分支流因常年无水,河床斑驳难辨。珍贵的河水往往只在夏季出现,水质较差,属于地表五类。

水少、水脏,生态系统的断裂随之而来。“我们曾经沿妫水河踏勘,发现夏秋还好些,到了冬季就一片萧索。”胡加林说,“别说珍稀动植物了,就连有毛带爪的都很难见着。”

如何治水复流,生态修复?

不仅仅是妫水河,几乎所有北方山区河流都面临这道难题。

稳定的水源是生态修复的基础,但这正是北方山区河流的短板。

自1999年以来,华北地区进入了旷日持久的干旱期,年降雨量减少约两成。水资源本就严重紧缺,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导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说起北京降水,常用到“七下八上”这个词,指降雨常集中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这短短二十多天里。而漫长的冬春季,往往数月不下一场雨雪,河流干涸,好不容易在雨季活过来的水生动植物,还没生长,就又面临缺水之困。

山高坡陡的地形为山区河流治理更添一重压力。夏季暴雨倾盆,陡峭的地形使得雨水快速汇集,夹杂着大量泥沙、石块冲入河流,不但会破坏河流生境、造成水土流失,也使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走。

2019年世园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一场场举世瞩目的国际盛会落户妫水河畔,为妫水河生态修复带来转机。

2019年世园会园区位于延庆西南部,横跨妫水河两岸,园中种植的1200种珍稀植物以及10多万株乔灌木,大多要靠河水浇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小海陀山南麓,也同样属于妫水河流域,登顶眺望,汤汤河流尽收眼底。冬奥会在冬季举办,改变妫水河冬季断流的局面,迫在眉睫。

2017年底,本市启动了妫水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并将其纳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十三五”课题。此后三年多,多个部门和科研单位苦苦探索,108名科技人员共同开展攻关,运用了十多种新科技,希望实现妫水河水量、水质的协同修复,并提高生物多样性指数,为国际盛会打造景观廊道。

稳定水源,是破题的关键。

2019年起,延庆城西再生水厂的再生水被引入妫水河,长度约11公里的循环管线沿河而建,把下游河水提升至上游,循环流动。此外,白河堡水库定期开闸放水,支流古城河、三里河的地表水也源源不断汇入。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城市,再生水、地表水和外调水等水源来之不易,都要掰着手指头省着用,科学精准调度,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培斌说,以“优先使用再生水、充分利用雨洪水、合理利用外调水和地下水”为原则,科研团队为妫水河建设了一颗“智慧大脑”。

打开这个智慧调度平台,不但各种水源的供水状况一目了然,还能通过小流域生态基流核算、水质水量调度模拟预测模型等,自动形成丰水期、枯水期的最佳调度方案。

有了“智慧大脑”的精细调配,妫水河再见碧波。

难题

冬季湿地冰封

解题

尝试“冰下运行”

在妫水河上游,三里河湿地承担着净化河水的重要作用。严冬,水面已冻成晶莹的冰盖,苍黄的芦苇也一同冻在水里,无法动弹。但冰层之下,河水流动如常。

这“冰下运行”的神奇,助湿地克服了冬季运行的难题。

高品质再生水的水质主要指标只能达到地表四类,特别是氮、磷等污染物易超标。再加上水量有限,河水流动性较差,容易发生富营养化等污染事件。

河畔湿地,以复杂而微妙的方式扮演着河流净化器的角色。早在2004年,本市就在官厅水库入库口建设了黑土洼湿地,用于净化永定河水。这片湿地面积约1500亩,位于河北省怀来县永定河汇入官厅水库的咽喉之处。永定河来水经泵站提升至湿地,经植物、碎石的重重过滤之后,能够有效削减14%的污染物。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一度遭受严重污染的官厅水库,也因此在2018年恢复为本市的战略储备水源地。

可是,神奇的湿地,常常在严冬遭遇滑铁卢。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河湖湿地冰封,净水主力军——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类也随之陷入“半休眠”状态,活力下降,其净化效果远远无法与夏季相比。

如何破解?

经过多次科研攻关,科研人员找到了“冰下运行”的新办法。“我们尝试在冰封之前,抬高湿地出水闸门,将水位憋高。”项目相关负责人说,冰盖之下河水照样哗哗流淌,植物根系仍具有较强的过滤作用。监测显示,“冰下运行”取得了不错的净水效果。此外,湿地还运用了调整菌种、优化填料等多种手段,提高冬季的净水能力。

除了“冰下运行”,还有“鱼鳞湿地”。

再生水中氮、磷含量相对较高,治水人员将生物填料像鱼鳞一样一片片堆叠在一起,在妫水河创新开辟“鱼鳞湿地”。这样一来,河水流经“鱼鳞湿地”时,可往复折返,停留时间大大延长,层层过滤后,氮、磷分别可削减56%和60%。

如今,妫水河流域的入库口、三里河等多片湿地基本建成。据测算,即便在冬季,经这些湿地过滤后的河水也能稳定达到地表三类,符合饮用水源地标准。

难题

泥沙俱下污染河水

解题

重构生态保水固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流传千古的诗句中,美好环境从来都是由多重元素组成的。山水、花树、群莺……它们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河流的生态修复不能只是着眼于河流本身,而要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协同推进。

妫水河两岸,散落着不少村庄和农田。比如位于妫水河上游的张山营镇小河屯村,背倚玉渡山,南临妫水河。村民吴莉娜说,三年前,村里可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每到雨季,雨水裹挟泥沙、化肥冲刷下来,村口小河沟里的水着实不干净。

科研团队在这里选取了30平方公里作为示范区,希望重构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格局,实现保水固土、溯源治理。

因地制宜是生态修复的最重要原则。按照土地坡度和人类活动情况,小河屯村被划分为生态、生产和生活三大空间,分类治理。

在山坡、河畔等生态区,主要采取封育保护的措施,也就是禁止人为开垦和放牧等生产活动,让植物自然生长,涵养水源。临近河道的沟岸还要开辟灌木带,利用植物根系削减入河污染物。

在果园、粮田等生产区,则减少化肥的使用,并探索利用台田雨水净化、林下渗滤沟等防控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在村民日常活动的生活区,屋顶改建成雨水花园,停车场进行了透水铺装。一处处光秃秃的绿地经改造变成了起伏有致的街心公园和人工湿地,旱溪里散落着鹅卵石和灌丛,让湍急的河水慢下来。

生态重构,分类治理,妫水河流域构建起一道又一道保水固土的防线。雨水经过收集、滞留与净化,变得缓慢而清澈。小流域建设还为村子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如提升景观、设施节水和道路硬化等。

如今的小河屯村,正展现着一幅静美祥和的新农村画卷:山上林木茂密,村里小路清净,一湾储水池镶嵌在村子中央的花园里。好几户人家正在筹备建民宿,为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做准备。

清水漫川绿满山。第三方监测显示,如今的妫水河上游面源污染控制率达70%,入河污染物削减了30%,土壤侵蚀量更是下降了一半多。

难题

群落单一 生态脆弱

解题

让花草鱼鸟傍水安家

一条河要真正“活”起来,不但要有四季长流的干净河水,还得有花草、鱼鸟等动植物。

以前的妫水河,正缺少这些大自然的精灵。

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对妫水河流域的水生植物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流域共发现32个植物群落,但以芦苇、香蒲为主,类型单一,生态脆弱。“大自然的美妙恰恰在于多样性,水流时动时静,有深有浅,能为各种动物创造合适的栖息地。”研究者告诉记者,生物链环环相扣,一个地区的生境越是复杂多样,动植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因此,复活妫水河必须打造多样化生境。

自此开始,妫水河悄然发生变化。

在妫水河世园会段,清淤挖出的部分底泥就地堆叠,塑造出绵延的浅水湾和七处生境岛,若从高空俯视,每处生境岛都能拼出2019年世园会的标志。铅丝石笼制成的柔性自然驳岸代替了硬质护砌,并栽植总面积33.6万平方米的水生植物。河道里形成了深潭、浅滩等不同生境,植物可以扎根,鱼儿也可安全繁衍。

引来小动物,还要帮助它们安心过冬。在妫水河流域的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这个冬天首次开辟“候鸟食堂”。市园林绿化部门选择了两片共310亩的土地,种植玉米、高粱、黍子、大豆、荞麦等农作物,以免候鸟遭受冻馁之苦。为了营造近自然的环境,农田最大程度保留了自然状态,只是为了避免干扰鸟类起飞,割掉了部分高一些的农作物。

玉米皮被扒开,裸露着深红色的玉米芯;大豆不翼而飞,豆荚空落落地挂在枝头……这水畔粮田中的蛛丝马迹,描绘着小动物美餐的场景。相关部门在这两片粮田的固定位置安装了红外相机,对鸟类种类、数量进行监测,目前已观察到灰鹤、大鸨、铁爪鹀、豆雁、角百灵、凤头百灵、蒙古百灵等近十种国家级或重点保护动物从中取食。

如今虽已是万物凋零,妫水河畔仍是生机涌动——结冰的河面下鱼儿游动,芦苇荡里鸟鸣啁啾,人一走过,惊起无数飞鸟。

长期开展过境候鸟监测巡护工作的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介绍,这两年,来妫水河“打尖儿”的候鸟明显增多,“特别是对水质极挑剔的大天鹅,2020年最多时能观测到几百只。”

监测显示,过去三年多,妫水河流域的水生物多样性指数从0.3提升至2.05,这表明生物群落和个体数量均大幅提升,生态系统趋于稳定。

三年治水,妫水河焕新重生!

如今,驱车溯流而上,妫水河正展现着多姿的迷人风貌。河道曲弯有情,宽度随地形收放,既有激流、草泽、林地,也有小溪、岛屿;春夏时节,岸边的桃花和玉兰,还绽放出粉白色的花海;河道两侧,设置有多处亲水平台和景观栈道,邀市民共赏妫水之美……

群山连绵,碧波蜿蜒,这条秀丽河流,不仅成为涵养京城水源的重要地带,还在京北之地,展开一幅秀美灵动的生态画卷。

摄影:本报记者 武亦彬

虽已严冬,但妫水河边,仍是山水画廊。

从空中俯瞰,燕山南麓褶皱连绵,环抱京北小城;妫水河潺潺西流,穿越妫川盆地,颇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境。

到妫水河边细看,清水中鱼儿游走,沙砾可见;芦苇丛,鸟儿嬉戏,鸣叫喧嚣,勃勃生机,扑面而来。

这样的风景,一段时期以来是难以见到的。那时,河道断流,河床斑驳,难觅鱼鸟,不见绿色,妫水河畔,死气沉沉。

去年12月底,为期三年的妫水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完工,百余位科技人员集体攻关,克服难题,用科技治水,修复生态……终于使妫水河四季有水,风景如画。

治水三年,改变的并不仅仅是一条妫水河,更为北方山区季节性河流的治理提供了北京样本。

难题

一年断流200余天

解题

“智慧大脑”稳住水源

打开地形图,北京城区,被连绵群山环抱,燕山、太行山是其天然生态屏障,穿行期间的河流湖泊则是京城重要的饮用水源。

妫水河是永定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延庆东北约13公里处,由东向西注入官厅水库,流域面积1065平方公里,被称为延庆“母亲河”。

驱车出城,向北80公里,抵达妫水河与官厅水库交界处的跨河桥。凭桥东望,宽约百米的河流结成瓷实冰面,两岸芦苇浩荡摇摆。

妫水河,冬季有水,曾经是难以想象的。

延庆区水务局副局长胡加林在延庆水务系统工作近20年,对妫水河再熟悉不过。他说,几年前,妫水河一年断流超200天,部分支流因常年无水,河床斑驳难辨。珍贵的河水往往只在夏季出现,水质较差,属于地表五类。

水少、水脏,生态系统的断裂随之而来。“我们曾经沿妫水河踏勘,发现夏秋还好些,到了冬季就一片萧索。”胡加林说,“别说珍稀动植物了,就连有毛带爪的都很难见着。”

如何治水复流,生态修复?

不仅仅是妫水河,几乎所有北方山区河流都面临这道难题。

稳定的水源是生态修复的基础,但这正是北方山区河流的短板。

自1999年以来,华北地区进入了旷日持久的干旱期,年降雨量减少约两成。水资源本就严重紧缺,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导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说起北京降水,常用到“七下八上”这个词,指降雨常集中在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这短短二十多天里。而漫长的冬春季,往往数月不下一场雨雪,河流干涸,好不容易在雨季活过来的水生动植物,还没生长,就又面临缺水之困。

山高坡陡的地形为山区河流治理更添一重压力。夏季暴雨倾盆,陡峭的地形使得雨水快速汇集,夹杂着大量泥沙、石块冲入河流,不但会破坏河流生境、造成水土流失,也使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走。

2019年世园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一场场举世瞩目的国际盛会落户妫水河畔,为妫水河生态修复带来转机。

2019年世园会园区位于延庆西南部,横跨妫水河两岸,园中种植的1200种珍稀植物以及10多万株乔灌木,大多要靠河水浇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小海陀山南麓,也同样属于妫水河流域,登顶眺望,汤汤河流尽收眼底。冬奥会在冬季举办,改变妫水河冬季断流的局面,迫在眉睫。

2017年底,本市启动了妫水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并将其纳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的“十三五”课题。此后三年多,多个部门和科研单位苦苦探索,108名科技人员共同开展攻关,运用了十多种新科技,希望实现妫水河水量、水质的协同修复,并提高生物多样性指数,为国际盛会打造景观廊道。

稳定水源,是破题的关键。

2019年起,延庆城西再生水厂的再生水被引入妫水河,长度约11公里的循环管线沿河而建,把下游河水提升至上游,循环流动。此外,白河堡水库定期开闸放水,支流古城河、三里河的地表水也源源不断汇入。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城市,再生水、地表水和外调水等水源来之不易,都要掰着手指头省着用,科学精准调度,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培斌说,以“优先使用再生水、充分利用雨洪水、合理利用外调水和地下水”为原则,科研团队为妫水河建设了一颗“智慧大脑”。

打开这个智慧调度平台,不但各种水源的供水状况一目了然,还能通过小流域生态基流核算、水质水量调度模拟预测模型等,自动形成丰水期、枯水期的最佳调度方案。

有了“智慧大脑”的精细调配,妫水河再见碧波。

难题

冬季湿地冰封

解题

尝试“冰下运行”

在妫水河上游,三里河湿地承担着净化河水的重要作用。严冬,水面已冻成晶莹的冰盖,苍黄的芦苇也一同冻在水里,无法动弹。但冰层之下,河水流动如常。

这“冰下运行”的神奇,助湿地克服了冬季运行的难题。

高品质再生水的水质主要指标只能达到地表四类,特别是氮、磷等污染物易超标。再加上水量有限,河水流动性较差,容易发生富营养化等污染事件。

河畔湿地,以复杂而微妙的方式扮演着河流净化器的角色。早在2004年,本市就在官厅水库入库口建设了黑土洼湿地,用于净化永定河水。这片湿地面积约1500亩,位于河北省怀来县永定河汇入官厅水库的咽喉之处。永定河来水经泵站提升至湿地,经植物、碎石的重重过滤之后,能够有效削减14%的污染物。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一度遭受严重污染的官厅水库,也因此在2018年恢复为本市的战略储备水源地。

可是,神奇的湿地,常常在严冬遭遇滑铁卢。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河湖湿地冰封,净水主力军——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类也随之陷入“半休眠”状态,活力下降,其净化效果远远无法与夏季相比。

如何破解?

经过多次科研攻关,科研人员找到了“冰下运行”的新办法。“我们尝试在冰封之前,抬高湿地出水闸门,将水位憋高。”项目相关负责人说,冰盖之下河水照样哗哗流淌,植物根系仍具有较强的过滤作用。监测显示,“冰下运行”取得了不错的净水效果。此外,湿地还运用了调整菌种、优化填料等多种手段,提高冬季的净水能力。

除了“冰下运行”,还有“鱼鳞湿地”。

再生水中氮、磷含量相对较高,治水人员将生物填料像鱼鳞一样一片片堆叠在一起,在妫水河创新开辟“鱼鳞湿地”。这样一来,河水流经“鱼鳞湿地”时,可往复折返,停留时间大大延长,层层过滤后,氮、磷分别可削减56%和60%。

如今,妫水河流域的入库口、三里河等多片湿地基本建成。据测算,即便在冬季,经这些湿地过滤后的河水也能稳定达到地表三类,符合饮用水源地标准。

难题

泥沙俱下污染河水

解题

重构生态保水固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流传千古的诗句中,美好环境从来都是由多重元素组成的。山水、花树、群莺……它们组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河流的生态修复不能只是着眼于河流本身,而要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协同推进。

妫水河两岸,散落着不少村庄和农田。比如位于妫水河上游的张山营镇小河屯村,背倚玉渡山,南临妫水河。村民吴莉娜说,三年前,村里可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每到雨季,雨水裹挟泥沙、化肥冲刷下来,村口小河沟里的水着实不干净。

科研团队在这里选取了30平方公里作为示范区,希望重构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格局,实现保水固土、溯源治理。

因地制宜是生态修复的最重要原则。按照土地坡度和人类活动情况,小河屯村被划分为生态、生产和生活三大空间,分类治理。

在山坡、河畔等生态区,主要采取封育保护的措施,也就是禁止人为开垦和放牧等生产活动,让植物自然生长,涵养水源。临近河道的沟岸还要开辟灌木带,利用植物根系削减入河污染物。

在果园、粮田等生产区,则减少化肥的使用,并探索利用台田雨水净化、林下渗滤沟等防控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在村民日常活动的生活区,屋顶改建成雨水花园,停车场进行了透水铺装。一处处光秃秃的绿地经改造变成了起伏有致的街心公园和人工湿地,旱溪里散落着鹅卵石和灌丛,让湍急的河水慢下来。

生态重构,分类治理,妫水河流域构建起一道又一道保水固土的防线。雨水经过收集、滞留与净化,变得缓慢而清澈。小流域建设还为村子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如提升景观、设施节水和道路硬化等。

如今的小河屯村,正展现着一幅静美祥和的新农村画卷:山上林木茂密,村里小路清净,一湾储水池镶嵌在村子中央的花园里。好几户人家正在筹备建民宿,为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做准备。

清水漫川绿满山。第三方监测显示,如今的妫水河上游面源污染控制率达70%,入河污染物削减了30%,土壤侵蚀量更是下降了一半多。

难题

群落单一 生态脆弱

解题

让花草鱼鸟傍水安家

一条河要真正“活”起来,不但要有四季长流的干净河水,还得有花草、鱼鸟等动植物。

以前的妫水河,正缺少这些大自然的精灵。

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团队曾对妫水河流域的水生植物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流域共发现32个植物群落,但以芦苇、香蒲为主,类型单一,生态脆弱。“大自然的美妙恰恰在于多样性,水流时动时静,有深有浅,能为各种动物创造合适的栖息地。”研究者告诉记者,生物链环环相扣,一个地区的生境越是复杂多样,动植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就越稳定。因此,复活妫水河必须打造多样化生境。

自此开始,妫水河悄然发生变化。

在妫水河世园会段,清淤挖出的部分底泥就地堆叠,塑造出绵延的浅水湾和七处生境岛,若从高空俯视,每处生境岛都能拼出2019年世园会的标志。铅丝石笼制成的柔性自然驳岸代替了硬质护砌,并栽植总面积33.6万平方米的水生植物。河道里形成了深潭、浅滩等不同生境,植物可以扎根,鱼儿也可安全繁衍。

引来小动物,还要帮助它们安心过冬。在妫水河流域的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这个冬天首次开辟“候鸟食堂”。市园林绿化部门选择了两片共310亩的土地,种植玉米、高粱、黍子、大豆、荞麦等农作物,以免候鸟遭受冻馁之苦。为了营造近自然的环境,农田最大程度保留了自然状态,只是为了避免干扰鸟类起飞,割掉了部分高一些的农作物。

玉米皮被扒开,裸露着深红色的玉米芯;大豆不翼而飞,豆荚空落落地挂在枝头……这水畔粮田中的蛛丝马迹,描绘着小动物美餐的场景。相关部门在这两片粮田的固定位置安装了红外相机,对鸟类种类、数量进行监测,目前已观察到灰鹤、大鸨、铁爪鹀、豆雁、角百灵、凤头百灵、蒙古百灵等近十种国家级或重点保护动物从中取食。

如今虽已是万物凋零,妫水河畔仍是生机涌动——结冰的河面下鱼儿游动,芦苇荡里鸟鸣啁啾,人一走过,惊起无数飞鸟。

长期开展过境候鸟监测巡护工作的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介绍,这两年,来妫水河“打尖儿”的候鸟明显增多,“特别是对水质极挑剔的大天鹅,2020年最多时能观测到几百只。”

监测显示,过去三年多,妫水河流域的水生物多样性指数从0.3提升至2.05,这表明生物群落和个体数量均大幅提升,生态系统趋于稳定。

三年治水,妫水河焕新重生!

如今,驱车溯流而上,妫水河正展现着多姿的迷人风貌。河道曲弯有情,宽度随地形收放,既有激流、草泽、林地,也有小溪、岛屿;春夏时节,岸边的桃花和玉兰,还绽放出粉白色的花海;河道两侧,设置有多处亲水平台和景观栈道,邀市民共赏妫水之美……

群山连绵,碧波蜿蜒,这条秀丽河流,不仅成为涵养京城水源的重要地带,还在京北之地,展开一幅秀美灵动的生态画卷。

  • 上一篇:李文辉:寻找乙肝病毒入侵之“门”
  • 下一篇:北京最严限塑令“京十条”落地 商超顾客大多自备购物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