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主要承载区,北京市昌平区以生命科学园为自贸试验区主阵地,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打造生命科学领域原始创新策源地。昌平区区委书记于长辉介绍,昌平区将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2015年落户生命科学园的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创新药物研发、商业化应用的企业。几天前,由企业自主研发、针对恶性B细胞淋巴瘤有显著疗效的奥布替尼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价格相比进口药更具优势,可更好地惠及患者。企业负责人崔霁松介绍,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公司没有放慢药物研发的步伐,新药上市后将会增强国产该类自主创新药品的优势,为国内患者持续治疗带来方便。
以诺诚健华为代表的医药健康领域高新企业,是近年来生命科学园建设全球领先“生命谷”、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缩影。近年来,市区两级在生命科学园集中布局了一批关键平台,其中与高瓴资本合作建设的国际研究型医院已开工,运营后每年可完成400至600个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同时,大分子生物药中试、细胞与基因治疗中试等一批专业服务平台也正在加快建设。
去年9月,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昌平组团正式挂牌成立,生命科学园及周边区域被纳入其中,这也意味着生命科学园的发展迈入新阶段。目前,生命科学园已聚集了北生所、脑科学中心等一批顶级研发机构,汇集了王晓东、谢晓亮等一批顶级科学家,近期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相继落地,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优势不断巩固。于长辉介绍,预计未来三年将推动5个左右1类创新药上市,让人民群众早日用上更多更好的“救命药”。
“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就是要通过改革开放释放制度红利,我们将发挥‘两区’试验田作用,着力打造‘类海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对国外技术、人才、资本的吸引力。”于长辉表示,“两区”建设中,特别将高端人才个税优惠、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反向创新”等制度创新举措作为主攻方向,希望通过3年努力,聚集不少于300名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人才和核心管理人才,实现利用外资金额翻两番,打造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聚集地。
目前,生命科学园已入驻了以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为代表的近500家医药健康企业,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终端医疗的全产业链资源聚集。此外,生命园周边还聚集了小米、三一重工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衍生领域率先布局,初步形成了高端产业数字化集群发展态势。
接下来,昌平区将瞄准医药健康和数字经济两大方向,加快推动小米二期“MI PARK”项目、丹序生物创新药物研发生产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同时瞄准全球行业头部企业等,精准开展全球招商,预计到2023年市场主体将从6000家增加到1万家,并推动20家左右企业上市,打造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新高地。
作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主要承载区,北京市昌平区以生命科学园为自贸试验区主阵地,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打造生命科学领域原始创新策源地。昌平区区委书记于长辉介绍,昌平区将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2015年落户生命科学园的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创新药物研发、商业化应用的企业。几天前,由企业自主研发、针对恶性B细胞淋巴瘤有显著疗效的奥布替尼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价格相比进口药更具优势,可更好地惠及患者。企业负责人崔霁松介绍,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公司没有放慢药物研发的步伐,新药上市后将会增强国产该类自主创新药品的优势,为国内患者持续治疗带来方便。
以诺诚健华为代表的医药健康领域高新企业,是近年来生命科学园建设全球领先“生命谷”、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缩影。近年来,市区两级在生命科学园集中布局了一批关键平台,其中与高瓴资本合作建设的国际研究型医院已开工,运营后每年可完成400至600个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同时,大分子生物药中试、细胞与基因治疗中试等一批专业服务平台也正在加快建设。
去年9月,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昌平组团正式挂牌成立,生命科学园及周边区域被纳入其中,这也意味着生命科学园的发展迈入新阶段。目前,生命科学园已聚集了北生所、脑科学中心等一批顶级研发机构,汇集了王晓东、谢晓亮等一批顶级科学家,近期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相继落地,在基础研究领域的优势不断巩固。于长辉介绍,预计未来三年将推动5个左右1类创新药上市,让人民群众早日用上更多更好的“救命药”。
“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就是要通过改革开放释放制度红利,我们将发挥‘两区’试验田作用,着力打造‘类海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对国外技术、人才、资本的吸引力。”于长辉表示,“两区”建设中,特别将高端人才个税优惠、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开展“反向创新”等制度创新举措作为主攻方向,希望通过3年努力,聚集不少于300名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人才和核心管理人才,实现利用外资金额翻两番,打造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聚集地。
目前,生命科学园已入驻了以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为代表的近500家医药健康企业,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终端医疗的全产业链资源聚集。此外,生命园周边还聚集了小米、三一重工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衍生领域率先布局,初步形成了高端产业数字化集群发展态势。
接下来,昌平区将瞄准医药健康和数字经济两大方向,加快推动小米二期“MI PARK”项目、丹序生物创新药物研发生产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同时瞄准全球行业头部企业等,精准开展全球招商,预计到2023年市场主体将从6000家增加到1万家,并推动20家左右企业上市,打造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