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密云水库应急联动机制、扩建两家二级医院、在科学城周边规划生命与健康科学小镇、围绕京沈高铁密云站设置转乘公交……1月6日,记者从北京密云区“两会”上了解到,未来一到五年,密云将立足生态涵养区,持续推进民生福祉与重大项目建设。
将完善密云水库“应急联动机制”
绿水蓝天是密云区的“底色”。在密云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完善保水体系、提高环境质量”放在首位。
保水领域,密云区将进一步完善“应急制度”。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宇兴评介绍,“十三五”末期,密云水库基础保护设施得到非常大的完善,但应急联动机制还有待加强。接下来,相关部门将统筹武警、公安等各方力量,针对水库突发事件建立应急安全保护联动机制。同时,密云区将深化与怀柔区、延庆区和承德市、张家口市的“两市三区”协同保水,落实全流域执法联动。
除加强执法,密云区还将推进“生态治水”。密云区水务局局长耿智慧介绍,未来密云将加快推进小流域治理,修复河道流域生态,实施密云水库入库口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
绿水、蓝天密不可分,刚刚过去的2020年,密云区空气质量一级优天数为151天,同比增加19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7%。“未来五年,密云区将‘一个微克一个微克地去扣’,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聚焦移动源、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等重点领域。”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兰天介绍说。
密云区未来五年将扩建两家二级医院
医疗卫生领域。据密云区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文平介绍,2021年,密云区三家二级医院(区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的发热门诊,将进行标准化建设,完善核酸检测室、建设独立的方舱CT。此外,密云区共有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中心将建设30平米的方舱哨点,2021年将全部投用。
“十四五”期间,密云区中医医院和密云区妇幼保健院将完成迁址扩建。王文平透露,区中医医院,新址位于京承高速16出口附近,未来新院的床位将从现在的200张增至600张,同时区中医院和西苑医院开展合作,将引入20多个小专科,进而打造密云区的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此外,密云区妇幼保健院也将迁至新建,床位将从100张增至300张。与此同时,密云城区内将根据社区的规划,新建1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王文平谈到,2021年密云区的急救车将从13辆增加至24辆,其中有一辆重症婴儿救护车,分布在120急救密云分中心和19个站点,其中10个站点位于山区。拨打120求助,急救车力争在12分钟之内接到患者。
科学城东区“大科学装置”有望6月试运行
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未来五年,密云区将围绕地球系统科学、医药健康两大方向,将怀柔科学城东区打造成顶尖科研机构为带动的综合发展功能区。
密云区科委主任杨光辉介绍,2018年开工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简称地模)项目,位于科学城东区北部,土建工程现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计划2021年6月试运行。地模装置能为区域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而在科学城东区南部,“北京大学怀柔科学城校区怀密医学中心”的项目建议书已报市政府,正在进行前期推进。
杨光辉还透露,为保障科研人员住宿,地模项目周边配套的“华远达青年公寓”一期,将于2021年上半年进行提级改造,完成后可提供100套公寓;为满足科研人员子女的教育,北京第二实验学校项目已经取得市教委批复,这将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在科学城东区周边,还将布局生命与健康科学小镇、科学城产业孵化基地、科学城绿色创新产业园,建设用地约260公顷。杨光辉谈到,生命与健康科学小镇,将在精准医疗、智能医药研发、智能医疗设备三大领域发力,目前战略规划已编制完成。
围绕京沈高铁密云车站 将设置各类转乘公交
正在建设的京沈高铁,在密云城区附近设站,站址位于河南寨镇宁村,密云区今年有望迈入“高铁时代”。为满足群众各类转乘需求,密云区交通局已设计出一系列公交优化方案。
据密云区交通局副局长周忠明介绍,密云区和市中心通勤,主要依靠980路等公交车,不堵车的情况下单程需1个半小时。未来高铁开通,将大大缩短密云和市中心的通勤时间。为方便群众转乘,区交通局将调整密3路、密13路、密58路在高铁站附近设站,车站位置将在距离高铁进出口100米以内,并确保每5-8分钟有一趟公交车经停,这一间隔将根据高铁的频次动态调整。
周忠明指出,高铁密云站距怀柔科学城5-7公里,考虑到科学城人才的通勤需求,区交通局会设置公交专线。
为将高铁效益最大化,密云区还将打造“高铁+旅游”模式。周忠明谈到,密云区拥有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黑龙潭风景区、古北水镇等知名景点,高铁开通后他们计划设置专线,让高铁密云站和这些旅游景区实现连接。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崔毅飞
建立密云水库应急联动机制、扩建两家二级医院、在科学城周边规划生命与健康科学小镇、围绕京沈高铁密云站设置转乘公交……1月6日,记者从北京密云区“两会”上了解到,未来一到五年,密云将立足生态涵养区,持续推进民生福祉与重大项目建设。
将完善密云水库“应急联动机制”
绿水蓝天是密云区的“底色”。在密云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完善保水体系、提高环境质量”放在首位。
保水领域,密云区将进一步完善“应急制度”。密云水库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宇兴评介绍,“十三五”末期,密云水库基础保护设施得到非常大的完善,但应急联动机制还有待加强。接下来,相关部门将统筹武警、公安等各方力量,针对水库突发事件建立应急安全保护联动机制。同时,密云区将深化与怀柔区、延庆区和承德市、张家口市的“两市三区”协同保水,落实全流域执法联动。
除加强执法,密云区还将推进“生态治水”。密云区水务局局长耿智慧介绍,未来密云将加快推进小流域治理,修复河道流域生态,实施密云水库入库口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
绿水、蓝天密不可分,刚刚过去的2020年,密云区空气质量一级优天数为151天,同比增加19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7%。“未来五年,密云区将‘一个微克一个微克地去扣’,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聚焦移动源、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等重点领域。”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兰天介绍说。
密云区未来五年将扩建两家二级医院
医疗卫生领域。据密云区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文平介绍,2021年,密云区三家二级医院(区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的发热门诊,将进行标准化建设,完善核酸检测室、建设独立的方舱CT。此外,密云区共有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中心将建设30平米的方舱哨点,2021年将全部投用。
“十四五”期间,密云区中医医院和密云区妇幼保健院将完成迁址扩建。王文平透露,区中医医院,新址位于京承高速16出口附近,未来新院的床位将从现在的200张增至600张,同时区中医院和西苑医院开展合作,将引入20多个小专科,进而打造密云区的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此外,密云区妇幼保健院也将迁至新建,床位将从100张增至300张。与此同时,密云城区内将根据社区的规划,新建1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王文平谈到,2021年密云区的急救车将从13辆增加至24辆,其中有一辆重症婴儿救护车,分布在120急救密云分中心和19个站点,其中10个站点位于山区。拨打120求助,急救车力争在12分钟之内接到患者。
科学城东区“大科学装置”有望6月试运行
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未来五年,密云区将围绕地球系统科学、医药健康两大方向,将怀柔科学城东区打造成顶尖科研机构为带动的综合发展功能区。
密云区科委主任杨光辉介绍,2018年开工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简称地模)项目,位于科学城东区北部,土建工程现已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计划2021年6月试运行。地模装置能为区域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治理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支撑。而在科学城东区南部,“北京大学怀柔科学城校区怀密医学中心”的项目建议书已报市政府,正在进行前期推进。
杨光辉还透露,为保障科研人员住宿,地模项目周边配套的“华远达青年公寓”一期,将于2021年上半年进行提级改造,完成后可提供100套公寓;为满足科研人员子女的教育,北京第二实验学校项目已经取得市教委批复,这将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在科学城东区周边,还将布局生命与健康科学小镇、科学城产业孵化基地、科学城绿色创新产业园,建设用地约260公顷。杨光辉谈到,生命与健康科学小镇,将在精准医疗、智能医药研发、智能医疗设备三大领域发力,目前战略规划已编制完成。
围绕京沈高铁密云车站 将设置各类转乘公交
正在建设的京沈高铁,在密云城区附近设站,站址位于河南寨镇宁村,密云区今年有望迈入“高铁时代”。为满足群众各类转乘需求,密云区交通局已设计出一系列公交优化方案。
据密云区交通局副局长周忠明介绍,密云区和市中心通勤,主要依靠980路等公交车,不堵车的情况下单程需1个半小时。未来高铁开通,将大大缩短密云和市中心的通勤时间。为方便群众转乘,区交通局将调整密3路、密13路、密58路在高铁站附近设站,车站位置将在距离高铁进出口100米以内,并确保每5-8分钟有一趟公交车经停,这一间隔将根据高铁的频次动态调整。
周忠明指出,高铁密云站距怀柔科学城5-7公里,考虑到科学城人才的通勤需求,区交通局会设置公交专线。
为将高铁效益最大化,密云区还将打造“高铁+旅游”模式。周忠明谈到,密云区拥有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黑龙潭风景区、古北水镇等知名景点,高铁开通后他们计划设置专线,让高铁密云站和这些旅游景区实现连接。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