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北京新闻

斯诺美国后代谈《西行漫记》:希望年轻人记住这段历史

时间:2017-04-10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 曾鼐)12日,北京天气阴沉,凉意袭人。但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鲜花环绕在埃德加・斯诺墓碑上,其上题词――“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当天,斯诺后代及诸多中美学者、民间友好人士,拜谒斯诺墓。遵照斯诺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安葬在北大校园内。

  埃德加・斯诺是一名美国记者,1928年来华,在中国采访、生活了13年。他曾深入陕甘宁边区近4个月,成为首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他撰写的《西行漫记》(英译文《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西北抗日根据地及八路军的抗日斗争情况。1937年,该书在英国第一次出版,几周内连续再版七次,引发全球轰动,也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

  “我为姑父感到自豪。”斯诺的外甥埃里克・福斯特(Eric Foster)说“是听着姑父的故事长大,从小对中国充满好奇”。但成长在冷战时期的埃里克,年轻时没有机会来华,童年里甚至不敢和美国朋友谈论对中国的喜爱。

  6年前,埃里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2010年他踏上中国的土地,并生活至今。“北京和不少西方媒体描绘的不一样,延安也不再是姑父那个时候的延安,中国很现代,越来越开放。”

  如今,埃里克在北京教授英文。近3年来,他走访多地调研《西行漫记》的历史,正在撰写一部儿童读物,讲述斯诺和《西行漫记》的故事。

  “很遗憾,很多中国孩子、年轻人不知道《西行漫记》了,希望能让他们记住这段历史”,埃里克对中新社记者说。

  南希・希尔(Nancy K.Hill)和同事也一直在致力于保存斯诺遗产,她是美国埃德加・斯诺基金会主席。

  南希向中新社记者介绍,斯诺基金会由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医学院创始人格雷・戴蒙德及夫人创办。在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阅览室内,收藏了诸多斯诺的手稿、档案、电影胶片等。

  “有点伤心,斯诺在美国并没有像在中国如此盛名。”据南希介绍,斯诺从中国返回美国后,由于麦卡锡主义盛行,他被贴上共产党的标签受到限制,不能公开发表文章,他的妻子也被禁止工作,最后斯诺举家离开美国前往瑞士,1972年在瑞士病逝。

  在南希看来,斯诺是一个正直、专业的记者,客观地呈现真相,一生致力于推动美中两国友好交流。“《西行漫记》是一本让人着迷的书,无论美国人还是中国人都应该看看,斯诺值得每个人尊敬。”

  11日至12日,第十七届斯诺研讨会在京举行。该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在北京与斯诺的家乡――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之间交替举行。

  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田雁表示,新中国成立后,斯诺曾经三次到访,始终努力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纪念斯诺先生,就是希望这份历久弥坚的友谊能绽放新光彩,继续传承中美友好。”(完)

  • 上一篇:互联京津冀 聚焦国际化 北京双创周活动开幕
  • 下一篇:中关村抢占前沿科技制高点 部分技术创新“领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