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环环隧”行车道层。主隧道宽14.15米,净高4米,有三条车道,可实现地块与地块间、地块与市政道路间无缝衔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摄影:刘文曦)
图为“北环环隧”综合管廊层的区域真空垃圾回收舱。该回收舱能以每小时70至80公里的速度吸入垃圾并输送至管网,使得垃圾回收处理全自动化。(摄影:刘文曦)
图为“北环环隧”综合管廊层的智能停车系统。车库共三层,约220个车位,用于商务区的临时车辆停放,将在“十一”假期后投入使用。(摄影:刘文曦)
中新北京网9月22日电 (记者 刘文曦)北京市首个兼具城市道路交通与市政职能的地下三层环廊“北环环隧”项目进入收尾验收阶段。北京城市副中心商务中心区的“地下世界”初露真容。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北环环隧”项目。
地下三层环廊避免“马路拉链”
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建设现代化、科技化、集约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解决了城市建设发展中“马路拉链”问题,更提高了基础设施的综合承载力、安全性和美观性。
北环环隧深埋在通州区北关北街、新华东路、永顺南街、北关中路地下,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商务中心区的地下综合空间。主隧道长1.5公里,结构总宽16.55米,高12.9米,包含行车道层、设备夹层、综合管廊层。
记者乘车从地面路口进入隧道,隧道内有三条车道,照明设备完善,指示标识清楚,路面平整。“这层隧道净宽14.15米,净高4米。”负责建设的北京新奥通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许健雄介绍说。
道路两侧有几处尚未开启的出入口,“这是通往各个商业地块地下停车场的通道,都已完工,等商业中心投入使用后,出入口将开启”,许健雄说。
该层共有22对出入口与地下车库相连,加上4对与地面道路相连的出入口,将串联起周边地铁、高速路及商业地块。
垃圾封闭处理 停车智能快捷
在综合管廊层,记者看到了一组由多条管道连接的垃圾处理设备――中国首条区域真空垃圾回收舱。“回收舱能以每小时70至80公里的速度吸入垃圾并输送至管网,使得商务区的垃圾回收处理全自动化,”许健雄说。
这意味着垃圾从收集、运输到处理完全封闭,商务中心区将“告别”垃圾箱。
为解决商务区“停车难”问题,综合管廊打造了智能停车系统。今后,只需把车停到智能车库,车就能被旋转到地下停车位,实现快捷停车。许健雄表示:“我们采用边停边旋转的技术,平均停车时间57秒,而一般车库则需要2-3分钟,大大缩短了停车时间。”
记者在智能停车控制室的屏幕上看到,车驶入车库后,司机即可下车。在工作人员的操空下,车库门关上,车被旋转到地下的车位。
地下车位共三层,约220个,可满足普通小轿车以及SUV、MPV车型的车停放,主要服务于商务区的临时车辆。据透露,该智能停车场将在“十一”假期后投入使用。
国际标准 高点定位 预留空间
此外,隧道建设科学统筹各类市政管线,将水、电、气、垃圾等管线集于一体的同时,还预留出了市政管线空间,可满足城市发展的增项需求,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档次和品位提升奠定基础。
北京市长王安顺曾要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规划设计建设副中心。
过去,土地一级开发仅仅是使土地从“生地”变为“五通一平”的“熟地”;现在,土地开发不仅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更实现了深度开发,最大限度提高利用率。
未来,新北京中心、远洋新光等120多万平方米的商务区将在环隧上面建起,生活工作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商务中心区的人们不用使出“洪荒之力”就可以过上便捷、高效、优质的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