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 尹力)北京冬奥组委的“新家”13日首次亮相。该办公地采用的是边施工边入驻模式,首批工作人员已开始在此办公,预计组委会将于明年2月全体入驻。
北京冬奥组委的“新家”位于老首钢园区的西十筒仓区域,是由炼铁原料区改造而成的工业遗存项目,由多座筒仓、料仓、空中输送通廊、转运站、空压机房等工业建筑组成。从现在开始直至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这里都将成为冬奥组委所在地。
中新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已启用的办公楼由两个并排而立的大型筒仓改造而成。改造工程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外立面的混凝土工业建筑本色,在仓壁上开洞采光,使之成为“外骨骼”,同时加建钢结构楼板,将内部空间分为六层,从而构成紧凑实用、功能齐全的办公场所。
在冬奥组委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部工作的刘玉民介绍说,目前首批已有上百位工作人员入驻筒仓工作。园区内的料仓目前也已完成初装,预计将在今年底完成近万平方米办公区的装修,届时可容纳千余名工作人员,“这里的办公环境不像普通办公室那么死板,希望可以激发工作人员更多的创造力”。
另一位冬奥组委工作人员桂琳介绍说,这一办公区在建筑改造及景观规划方案、景观小品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了工业遗产、冰雪文化和中国文化元素。改造方案除尽量保留原有的建筑和构筑物外,还将场地内原有的工业遗存,如铁路线、火车头、天车广场、料斗、混凝土体块等均予以保留,并作为重要景观元素安排其中。
桂琳还透露,在办公区内,原有的矿石材料运输钢架将变身“时光隧道”。在这个钢架化身的空中长廊中,将铭刻历届冬奥会的会徽和年代,让人们在参观过程中回味冬奥历史。同时,园区还将利用废弃滑雪板、缆车吊椅等物件,改装为休闲桌椅,在展现冰雪文化的同时,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环保理念也深植在办公区的各个细节之中:脚下的透水砖是建筑垃圾资源化而成,步行道旁的景观使用的是厂区的旧轨道枕木,部分照明设备是从首钢二型材老厂房中拆除的旧灯具等。同时,改造中还运用了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纤照明、无负压供水系统、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等先进的生态节能、低碳减排新技术。
据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2022年冬奥会结束后,冬奥组委所在园区将对公众开放,写字楼也可对外出租,同时将保留一些具备冰雪元素的观光游览设施,使之发展为大型活动场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