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东南五环的朝阳区黑庄户乡,一座服务京城百姓的新“菜篮子”即将破土而出。这个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的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一期工程计划在2019年建成投用,将承接四环内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退出后的农产品流通重任,与新发地市场共同形成保障首都“菜篮子”安全供应的“双中心”格局。
上周五早七时,北京建工集团流通中心工程项目执行经理王继红迈进一眼望不到边的施工现场。“这个工程体量相当大,建筑面积是‘鸟巢’的三倍,施工配合千头万绪,每天一大早来转一圈,心里才觉得踏实。”
记者登高俯瞰,映入眼帘的是长690米、南北最宽290米的巨大施工基坑,13个高耸的塔吊挥舞着长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跨度运输吊装,绿色的运输卡车正一趟趟进行着土方回填。眼下,工程地下部分施工已临近尾声,5月将完成地下室结构封顶,9月前整座建筑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基础混凝土结构,面积越大难度越大,因为必须确保面层不出现一丝裂缝。记者注意到,工人们将这片结构面层以钢筋架整齐划分成一块一块的正方形“格子”,如同下跳棋一样,隔块施工,分层浇筑,解决了超长、超宽、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和防渗问题。王继红介绍,这种施工技术也被称为“跳仓法”,像这样大面积的跳仓法施工,在目前北京的在施工程中首屈一指。
到2019年,这个大“菜篮子”里将有场内交易展示区、理货配送区、应急储备区、数据中心区和智慧商务区,地上地下各功能区域齐全。由于地处京津、京沪、京哈、五环、六环等交通要道环抱处,六成供京农产品将由此进入,专用高架路可直通流通中心二层。考虑到中型货车和集装箱车辆通行的需求,这座流通中心的单层建筑必须达到很高的承重标准,每平方米能承重3.5吨至4吨。
“流通中心定位为承担首都农产品安全供应和应急储备职责、具备现代化承接能力的农产品配送枢纽。”北京菜篮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项目投用后,年交易量将达到800万吨、年交易额约1000亿元,重点服务中心城区东部、城市副中心、亦庄新城等区域,覆盖人口约1000多万人。
这个“菜篮子”还将成为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版”,采用大数据、物联网先进技术,建立集分拣、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物流配送中心,并探索“净菜进城”模式,建立从产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与传统批发市场相比,现代化的流通中心能有效降低农产品流通对土地面积的依赖,同等交易规模下,预计人流量可减少90%、车流量减少50%、垃圾量减少75%、PM2.5排放量减少40%。(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潘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