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美丽和谐的社会里,环卫工人这个人群,却总和人们唱着“反调”。都说他们是“守护环境的天使”,可他们却在不停地沾染灰尘,流连在垃圾桶,垃圾堆里;都说他们受尽关怀和爱戴,可他们却仍然要风餐露宿,吃不好甚至穿不暖。
他们是这个社会上弱势的职业群体,以前网上常说“凌晨4点某城市”的状态,从来不会缺席的就是环卫工人,所以人们都以为他们的工作时间就在凌晨四点,然而在某些大城市里,环卫工人在凌晨两三点,就开始了交接上下班的工作。
正是因为处于职业底层,工作卑微,让他们甚至受到了不文明现象的道德绑架,在近期有消息报道称,南京的环卫工人被配发了智能手表,只要在原地停留20分钟以上,领导就认为工人在偷懒;也有西安为考核环卫工作者的工作“态度”,要求随机考察1平米内的灰尘量,如果超过5克就要扣工资;还有面对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本该是以指责游客不文明现象为始,却让这些逞口舌之人,以“不乱扔垃圾,你们就要失业”为终;这些现象给环卫工人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也带去了极度委屈的心理压力。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活在被监视下活得无比痛苦又无奈的人群,虽然人们明眼就能看破,前面所说的美誉只是让环卫工人拥有自我心理慰藉的借口,只是人们却难有能力改变他们的职业状态的能力。但是,这个社会上有着这样一个个体,他正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希望为环卫工人“正名”,让他们远离喧嚣,帮助他们降低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并让他们从被监视者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监视工作的人。
这个个体是基于无人驾驶智行者公司研发的无人清扫车“蜗小白”。智行者“蜗小白”是我国第一款投入量产的无人驾驶产品,顾名思义,无人驾驶清扫车“蜗小白”的主要功能就是能够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街道的清扫任务。环卫工人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学习,就能够远程监视和管理“蜗小白”工作,从被监视化身成为监视者。
“蜗小白”曾经登上了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的节目,与6名环卫志愿者比拼清扫效率和清洁率,结果证明,无论是路面洁净程度,还是清洁的效率方面,一台“蜗小白”能够匹敌至少6名环卫工人的工作总和。这也许在人们看来,智行者“蜗小白”是对环卫工作职业的一种取替,但并非如此,“蜗小白”的诞生,给环卫工人带来的多方的便利和更高的工作空间,首先从安全性考虑,目前我国每年都有上百起环卫工人交通事故发生,传统的环卫工作安排,早已让环卫工作者人心惶惶;另外,从职业高度而言,作为一名“监控”者环卫工人,显然会让社会对环卫工作者的态度和眼界有着极大的改观,于情于理,“蜗小白”对于环卫工作者而言都不是一种取代性质,而是辅佐他们更安全、高效进行环卫工作的高科技工具。
智行者“蜗小白”从功能方面分析,它搭载了智行者公司自主研发的AVOS软件操作系统以及AVCU硬件控制平台,可实现复杂道路的自动清扫能力,另外为了配合环卫工作者完成更多复杂场景下的清洁任务,蜗小白还采用着最前沿的智能AI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集成多源传感器感知技术、融合定位技术、智能决策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将高效的清洁作业方式融合一体,能够在精细化、复杂的应用场景中完成清扫作业。
如室内场馆、室外复杂的交通和地面路况,智行者“蜗小白”以轻巧的身形清洁起来显得十分游刃有余,目前智行者“蜗小白”已经在乌镇、雄安新区、北京海淀公园、北京植物园、上海中华艺术馆、科技馆、北京欢乐谷、清华大学等多个场景正式投放运营。
如此高科技的产品,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环卫工人,怎么实现操控呢?很简单,环卫工人只需要根据平时的清扫习惯去训练“蜗小白”,在后期的工作过程中,他们只需要在电脑面前,对智行者“蜗小白”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以及简单的操作,其余大部分的时间,都将由“蜗小白”自由发挥即可。
智行者“蜗小白”很大程度地帮助环卫工作者节省了工作体力,让环卫工作不再是一件又脏又累,痛苦煎熬的工作,而是一件能够和在办公室工作的群体一样,他们也再也不用在夏天顶着烈阳还要工作在外,也不用在冬天的夜里,还要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户外坚持工作。如今,请让智行者“蜗小白”为“环卫天使”献身,成为他们的守护使者,让社会也有一次机会,为他们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