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去哪买菜
天津北方网讯:忙碌的工作结束后,冯莹才会在回家的路上琢磨买菜的事。如果时间宽裕,她会把车开到距离单位不远的一条街上,在别人家小区门口临时停靠十几分钟,只为了能在路边摊儿上买一把青菜;如果加班两三个小时,她会径直开车到离家最近的一家超市,只买包装精美的蔬果、鸡蛋等食品,节省挑选的时间,为夜宵或转天的早饭准备食材。
冯莹的同事们都习惯在下班的路上买菜,也有朋友会在工作日的中午出门买菜,如果发现理想的市场或者蔬果商店,她们还会互通消息。最近,她就在微信群里团购了两次玉米,口味确实比市场上的要好,不过价格也相应贵一些。但吃着开心了,担心的事也来了。她好心将玉米分给亲戚,却被对方“这么甜不是抹药了吧”的质疑“传染”,不知道接下来是该继续网购,还是该回归菜市场。
受访者画像
餐桌上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千家万户关注的焦点。本市出台了《天津市2018年食品安全监管计划》,努力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就此,本期“今晚调查”通过掌上天津App、腾讯大燕网、问卷星向市民发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17份。在受访者中,女性居多,占比65.30%;18至30岁占31.55%,31至40岁占28.71%,41至50岁占14.51%,51岁至60岁占19.56%,61岁以上和18岁以下占比均不足一成;在收入水平方面,受访者的月收入2001元至5000元占35.65%,5001元至8000元占34.70%,此外,8001元以上占20.19%,2000元以下及无收入占比均不足一成。
传统渠道购菜更常见
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里,菜市场、超市遍布各区各地,便利店开到了居民的家门口,有些社区提供鲜切菜,有些品牌店专供优质蔬果……人们所说的“出门买菜”也逐渐有了更多种的选择。那么,市民一般会去哪里买菜呢?
调查显示,大多数人买菜首先考虑的还是菜市场和大型超市这两种传统渠道,网购生鲜这种全新渠道也呈上升势头,社区鲜切菜、品牌专营店则因其可提供现代家庭生活需求的商品品质,而赢得部分市民的青睐。
人们对于在菜市场和超市购买的蔬菜放心吗?表示“很放心”的(29.65%)高于“不放心”(15.77%),选择“一般”的则占47.63%;另有6.95%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买菜是件小事,但同时也是关系到每个人生活的大事。市民“用脚投票”支持正规市场和超市,而对鲜蔬品质的保留意见说明,随着生活水准的提升,很多家庭希望餐桌上的食品能够达到更高标准。
新鲜仍是首要标准
章女士是一位“美食经纪人”,代理明星级的厨师团队,在经营餐厅之外,还会为商业活动提供食品支持。
虽然工作忙碌,但她仍保留了与工作相关的爱好——逛市场。外出旅行时她也一定要去看看当地的农贸市场,买最新鲜的当地特产。她认为,食材要接“地气”,当地生产、当地食用最佳,运输所耗费的时间会让食材变得乏味,而新鲜蔬菜采摘后即便只是存放了两天,风味也会快速流失。“比如芹菜,一些人喜欢细嫩的茎,觉得口感好。但其实刚离土的芹菜,粗壮的白色根部也是好吃的。《随园食单》介绍过一道菜,是用芹菜白炒鲜笋,没有荤腥,都是新鲜蔬菜,那种鲜脆爽口的感觉是有生命力的。”
新鲜程度最被看重
几十年前,即使是城市居民也拥有足够的农业经验,冬储白菜和大葱几乎是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十几年前,人们还在依靠个人经验与卖家口碑决定买哪些菜、买谁的菜,模糊地认定本地菜一定优于外地菜;而如今,在农业规模化生产、超高速生鲜物流、发达的贸易与飞速进步的科技面前,人们固有的知识和传统经验还适用吗?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受访者买菜时会注重蔬菜哪些方面的价值,结果,近九成受访者选择了蔬菜的“新鲜度”,紧随其后的选项是价格和外观。
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李树和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喜欢鲜食食品。蔬菜搁置时间越长,营养成分流失越多。通过外观判断新鲜度,在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作为消费者买菜时的首要标准。
随着蔬菜生产行业的发展,经过企业粗加工的净菜也已走入市场。净菜在外观上符合人们对“鲜菜”的需求,减少了运输损耗,让居民可以打开包装直接下锅,节省了人们的时间与精力。净菜生产与推广,正是我国未来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
“绿色”概念认识尚且模糊
买菜当然不是只选外观,对于现代人而言,健康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回答绿色蔬菜与普通蔬菜的区别时,52.05%的受访者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吃得更安全、更健康,11.36%的受访者了解绿色蔬菜产地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而在谈到对于绿色蔬菜的理解时,66.25%的受访者认为其周围环境应该没有或几乎没有污染,63.09%的受访者认为使用有机肥料、不用化学肥料的才是绿色蔬菜,另有19.56%的受访者认为绿色蔬菜不会遭遇病虫害。
是否清楚绿色蔬菜、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之间的区别?
从调查结果来看,受访者对于“绿色蔬菜”概念的认识还非常模糊。事实上,绿色蔬菜和使用化学肥料并不矛盾,绿色蔬菜也仍然会受到病虫灾害的困扰。李树和教授介绍说,“绿色”“有机”“无公害”等概念的区别,本质上是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农药、化肥、人工合成化学品之间的差异,消费者在挑选农产品时无法从外观上进行分辨。现在,我市蔬菜上市的标准已经达到了“无公害”水准,也就是俗称的“放心菜”,相关部门定期检测,一些超市还设立了农残检测点位,可以确保市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放心。不过,有机蔬菜的标准更高,目前很难大量供应市场。
下乡订菜观望居多
“订土菜”方兴未艾
受访者期待的绿色蔬菜来源众多,除了主流的大型种植基地配送(49.84%),还有直接向农家订购、认购或租赁菜园种植等方式。
从田间到餐桌的“农家菜”,近年来广受城市居民关注,一些有车族率先下乡“订土菜”或通过认购、租赁等形式从指定菜园获得新鲜蔬菜。调查显示,83.60%的受访者认为城市居民节省中间环节获取“农家菜”主要是出于对食品健康安全的考虑,对蔬菜新鲜程度的要求占38.17%,对乡村菜系丰富多样的需求占34.70%,希望体验不同生活方式占27.76%,其他原因占1.58%。
可尝试但不依赖
“订土菜”会是解决城市居民买菜问题的最佳途径吗?调查显示,仅有17.35%的受访者表示想要加入下乡订菜或者认购菜园的队伍;41.95%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尝试“订土菜”,但还是会以去菜市场或者超市买菜为主;24.61%的受访者认为需要谨慎思考再做出决定;16.09%的受访者不打算尝试直接订购农家蔬菜,认为这样买菜并不比去市场买菜更安全健康。作为城市居民“尝鲜”田园生活方式的途径,“订土菜”固然拥有一定数量的忠实用户,但如果无法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便利、更高的品质或者更多的附加值,其市场恐怕难以持续发展壮大。
通过网络问卷和《今晚报》官方微博征集,我们收集到网友对下乡“订土菜”现象的讨论,部分观点摘录如下——
支持
我认购了菜园,但很少去,作为亲子采摘地倒是挺好玩的。
还有这种操作?我当然要啊,给我留下,我要我要!
可以先去看看,考察考察,如果组织大家去参观考察,我去。
单位组织旅游时,我和几个同事一起订了土菜,因为蔬菜成熟后都是差不多的时间收获,所以感觉这两年多吃了好多菜。
反对
(下乡订菜)路途不方便,也没有时间。
(下乡订菜)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做不到。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明天想吃什么菜,要是定了菜,万一不想吃岂不是浪费?
认购者并不能保证蔬菜的种植过程全是绿色的,而且没有检验标准,因此我并不认为“土菜”比菜市场和超市里的更安全。
现身说法
其实,我父母都是在农村种水果的,如果不打农药那就没有水果吃了。他们用的药也都是低毒农药,一年也就开花时打一次,结果儿时打一次,长大时打一次,没网上传说得那么可怕。用的肥料都是复合肥,除草剂一年也只打一次,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我妈在自己院子里种菜自己吃都打农药、用化肥。不打药却又长得规规整整的菜,还轮得到你吃呀?早让虫子给吃完了!
(感谢天津城建大学城市管理专业王磊老师及邹志江、周相君、王诗琪、杨丽蓉同学对本次调查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