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新天津生态城初创时,也可以说,没有路,现状用地1/3为盐田,1/3为荒滩,1/3为水面,土壤盐渍化程度高,属于水质性缺水地区。“建设生态城是向恶劣自然条件挑战!”这是当时开发者的铮铮誓言。
十年前,中新两国政府确定在天津建设生态城,就是在自然资源约束的条件下,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之路,展示两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节约,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念。
难忘十年前,天津人民为争取生态城项目落户的热情与努力,难忘中新两国规划者制定世界第一个生态城市总体指标体系的日日夜夜,难忘第一批建设者付出的奋斗艰辛,难忘生态城第一座绿色建筑综合服务中心“中国红”闪亮时的激动。十年后,一座美丽的生态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生态城没有如人们担心的,成为“空城”、“卧城”或者“幽灵之城”。
而且,可喜的是,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新加坡经验不是“单程交通”,一些新的生态保护创新科技和举措,在这里率先实行后,再引入新加坡,这个过程是双向的。
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初创时,世界范围内天津并不是第一个建生态城的,但是,像中新天津生态城规模这么大,起步就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指标体系进行全面系统规划建设管理的案例还没有,所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探路的意义重大。
祝愿中新天津生态城在生态文明之路上越走越好,造福两国人民。(津云新闻编辑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