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会后话发展
天津北方网讯:8月17日,市委市政府在西青召开现场办公会,对西青工作进行深入“把脉问诊”,客观指出了西青区工作的短板和薄弱点。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后,全区上下立即行动起来,狠抓工业围城,产业结构和发展定位不相符,私搭乱建、农村环境治理,教育、文化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整改落实,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出实招、解难题、补短板、促发展。
拆建有机结合确定“5+19+31”整治目标破解工业围城难题
西青区工业实力较强,历史上乡镇工业发达,各类工业园区有55个,既有国家级开发区,又有市级示范园区、市级工业园区,但是大部分是村镇工业集聚区。这些园区曾经为西青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群众增收做出过重要贡献。但是工业园区缺乏规划,特别是镇村级工业集聚区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规模小、效益低,散乱污企业较多,安全隐患突出,已经不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亟需综合整治提升。此次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查看的大芦北口工业集聚区,它地处大寺镇,与西青开发区只有一路之隔,地理位置非常好。但是这个园区内50多家生产企业,都是以钢铁铸造、机械加工为主,属于低端产能。它与旁边的西青开发区相比,在产业层次、安全环保、经济效益上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西青区针对这种“两重天”的现象,主动作为,全面加强对工业园区(集聚区)的综合整治,制订了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5+19+31”的整治目标,就是用三年时间,到2020年底,提升5个合规园区,整合19个符合规划的园区,关停取缔31个不符合规划的园区,努力实现工业园区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提升,把“两重天”变为“一重天”。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后两个多月来,西青区村级工业集聚区累计拆除140万平方米,杨柳青木材市场、王稳庄村、芦北口、张家窝高村、泰和工业园等五个村级工业集聚区已经基本拆除。另外,西青区特别把生态廊道内村级工业园区和村庄拆迁放在突出位置,力争用最短时间完成整治工作。
从55个工业园区,通过直接关停取缔或者提升等手段整合成5个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这项工作涉及的企业、人员众多,需要镇村和多个部门积极配合。为此,西青区下大力气做了多方面的工作。
完善配套政策。西青区在制定出台《西青区工业园区(集聚区)整治和环境治理工作方案》后,还综合各方利益诉求,制定了8个配套政策,包括关停取缔补贴、提升改造补贴、规范提升补贴、企业房租补贴、村集体收入保障、企业房租补贴、职工安置帮扶、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西青把企业职工安置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专门出台了《就业安置帮扶办法》,在劳动法法定补偿以外,还提供了社会保险补贴、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等,对有创业意愿的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同时,区相关部门还将采用专场招聘会、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职工尽快解决再就业问题。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西青今年设立5亿元的治理专项资金,并将2019年预算提高至8.24亿元,全力保障园区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西青开发区、西青汽车工业区等5个市级以上保留工业园区的自查自改,完成16个工业集聚区测量工作,建筑面积502万平方米,累计拆除工业集聚园区140万平方米。
谋划园区转型升级。西青在开展整治工作的同时,还积极谋划园区转型升级。对于工业园区等大块的优质土地,西青将高标准规划产业布局,引进新建一批符合高质量发展方向的优质项目,真正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看过的大芦北口工业集聚区,西青计划在该区域建设西青大数据产业园,包括“四个中心+一基地”,即大数据计算研发中心、大数据政务中心、大数据创新孵化中心、大数据运营中心和大数据企业总部基地。目前,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已有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华为等40余家企业表达参与建设意愿。王稳庄镇将拆出来的园区建设成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项目,并提出要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小镇。西营门街泰和都市园拆除后,引入了清华启迪和中电数据等项目。近期,西青还完成了集成电路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检测认证园、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特色园区规划,人工智能产业园已建成运营。
开展园区整合。结合“两城三带三区”的空间布局,西青区科学制定园区未来发展规划。启动了全区工业布局规划编制和西青辅城产业发展整合工作,对全区工业园区进行大力度整合。园区整合后,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开发、统一招商引资、统一运营管理、统一宣传推广,推动园区创新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进一步增强园区经济发展活力。
优化产业结构一产增魅力二产增实力三产添活力
针对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提出的西青区产业结构不优化、主导产业不突出的问题,西青区从四个方面入手,改善产业结构,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全力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规划好发展布局。西青将进一步用好“双重优势”,实施好“两城三带三区”发展布局,通过“两城三带三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引领高质量发展。其中,建好“两城”,就是把赛达新城、西青辅城打造成南北互动、功能互补的产城融合示范区;统筹好“三带”,就是把外环城市发展带、独流减河生态带、运河商旅文化带打造成为高端业态集聚、服务配套完善的开放平台;打好“三区”国家牌,就是把西青开发区、南站科技商务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青分园打造成对外开发开放的新支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高地。
确定好发展方向。西青确定了全区三次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一产增魅力,现代都市型农业以特色农品、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和休闲农业为重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建设沙窝萝卜特色小镇、百年花乡、万亩稻田等项目,提高乡村整体发展水平。促进二产增实力,高端制造业以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环保等为重点,通过实施“互联网+”行动、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创新驱动战略等,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区。促进三产添活力,现代服务业以科技服务、文化商旅、会展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运河文化、会展经济、现代物流、数据服务等产业,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保障好政策服务。西青不断加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支持高端制造创新20条”“智能科技产业政策实施细则”“人才新政25条”等政策,设立了中芯海河赛达(天津)产业投资基金和宜科天创智能制造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对大企业好项目多角度、多领域地加大扶持力度,可以说为了扶大扶强新兴产业,做到了瞄准靶心、舍得付出、不计成本,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开展好招商引资。西青围绕新业态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前三季度引进了绿叶、沃可汽车配套、芯动科技、嘉楠耘智等109个重点项目(投资1000万美元、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计划总投资557亿元。目前,全区重点在谈项目还有267家。除此之外,西青还举办了高端制造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项目31个,包括一汽丰田发动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华润联通医药、国药控股4个世界500强项目;举办了人工智能产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芯火”双创基地平台等30个重点项目。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组合拳,西青区新产业、新业态得到快速发展,全区新增科技型企业38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2%,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25.6%。
另外,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西青区认真落实“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要求,把落实“天津八条”、开展好“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作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制定出台了“西青九条38项措施”,进一步丰富了“天津八条”的内涵。还推出“优化投资服务和营商环境20条”等一系列政策红包,真金白银地给予企业、企业家奖励、支持,并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入户宣传,让企业充分了解这些惠企政策。还设立专职机构,完善“区、街镇、园区”三级服务体系,成立了区企业家服务中心,建立南北两个区级行政服务中心,方便企业办事,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着力推进集中办理、现场办理、一站式办结服务,北区市民中心10月底已经揭牌运行。加快推进“政务一网通”改革和“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创新出台“24小时预约审批”服务举措,推进审批标准化建设。还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推动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总体办理时间不超过80天。
拆违治乱保安全美化环境促发展
针对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特别提到的西青区住宅小区私搭乱建成风以及农村环境治理仍然堪忧等民生问题,西青区下大力气进行专项治理。
为有效解决住宅小区私搭乱建这一难点问题,今年年初,全区开展了“拆违治乱保安全美化环境促发展”三年专项行动,按照对各类存量违建“全治理”和对新增违建“零容忍”的工作要求,各街镇、各部门通力合作、重拳出击,迅速掀起了拆违治乱的工作热潮。从年初至今,全区已经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60万余平方米,先后解决了一批“老大难”违建问题。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以来的两个多月时间,西青拆除了2.4万余平方米,其中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提到的11个小区拆除近1万平方米。接下来,西青将举一反三,健全长效管控机制,注重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想方设法解决好长效问题,尽可能压缩违法建设死灰复燃的空间,能建基础设施的就建基础设施,能搞绿化的就搞绿化,严控新增违建,确保到2020年全部完成违法建设治理任务,让群众看得见环境的变化、感受到区委区政府的决心,进一步降低私搭乱建的主观意愿,努力形成长效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的良好机制。
为了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精神,西青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全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农民的幸福家园、市民的休闲乐园。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制定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行动方案》。西青以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庄改造提升为具体抓手,细化了29项重点任务,并召开全区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相关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卫生清整,各战线各行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完成厕所60座,开工建设50座。开展城乡结合部、区界结合处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1.5万平方米。
坚持重常态重长效。西青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区财政先期安排5000万元、街镇财政预计安排7000万元作为奖补资金,专项用于推进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按照7‰的比例配齐村庄保洁员,实现农村环境日常整治维护不间断。成立4个暗访组、9个督导组,开展每周不少于两天的专项督查,确保治理成果不反弹、不回落,形成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坚持项目化系统化。西青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抓住项目这一工作载体,力争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多效合一。西青结合高压线下环境综合整治、拆违治乱、产业升级,计划投入5亿元,在中北镇雷庄村建设1400亩的高品质运河公园,也就是百年花乡项目。这个项目集花卉科研、艺展文化、休闲游乐、会展商务于一体,既美环境,又塑产业,更利民生。下一步,西青将加快推进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不断繁荣乡村产业,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争取早日建成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
出台《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补齐教育短板
随着企业的不断涌入,西青也吸引了不少人才涌入,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配套上的短板,尤其体现在幼儿园入学率低、小学学位不足等方面。
教育是民生重点之一,面对教育配套不足的现状,西青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民生短板,在解决幼儿园入学率低、小学学位不足等方面精准施策,出台了《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对于幼儿园和小学资源建设进行了系统规划,三年内将投入58.7亿元,新建幼儿园68所,总数达到104所;新建小学16所,总数达到49所,新建中学10所。目前,已经启动29所学校和幼儿园的建设工程,当城中学、中北镇星光路小学、精武镇幼儿园已经开工,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布局的优质、科学、均衡。同时,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现在正与北京为明教育集团合作建设南站十二年建制学校,计划明年一月份开工建设。
为确保在建的29个项目如期完成,在硬件建设上,西青区把29个项目全部纳入区财政预算,做到了资金有保障。同时为使项目落地,西青区成立了工作专班,挂图作战,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目前,29个项目进展顺利。许多项目都已经开工建设。其中,中北镇的星光路小学,施工进展顺利,年底能够封顶;另外精武镇幼儿园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主体建设,2019年能够投入使用。
除了硬件建设之外,教学质量和师资的来源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西青区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一是由区编办、区人社局和区教育局共同努力,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向小学和幼儿园倾斜,最大程度的用足全区教师编制。二是出台政策,采取编外聘才的形式,弥补临时性和结构性缺编的问题,今年区编办给了93个编外的指标,现在已经招聘了专任教师52名,全部补充到小学和幼儿园。三是加大教育内部干部和骨干教师的交流,向新建学校和新建幼儿园输送中青年骨干力量。另外,西青还丰富多种办学形式,积极与优质的教育集团进行合作办学。
出台《支持文化繁荣发展的政策意见》振兴杨柳青年画
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上还提到了杨柳青镇对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力度不够,尤其是杨柳青年画传承发展面临“断档”危机的问题。当前,杨柳青古镇正在申请国家5A级景区,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中提出的问题也正是区委、区政府一直想方设法在解决的问题。
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后,西青区立即行动,由区领导带队到江苏、四川等地学习调研,组织专题座谈会,出台了《文化繁荣发展政策》,制定了杨柳青年画传承与发展的工作方案,从顶层设计层面指导杨柳青年画艺术传承保护和年画产业化发展,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杨柳青年画的传承与振兴。
与天津师范大学合作,把“杨柳青年画特色人才培养基地”建成年画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培养一批爱年画、懂年画、有能力、有素养的年画艺术新人,打造年画人才“正规军”。
下大力引导年画创新。西青与天津画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聘请全国著名画家参与新年画创作,力争用新的经典作品来焕发年画艺术的新活力。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力争将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正式纳入体制内管理和服务,建立良好的艺术氛围和发展环境。
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鼓励年画走出去,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艺术交流。激活一切市场元素,鼓励杨柳青年画商品及衍生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同时,拍摄好大型电视纪录片《杨柳青年画》。
进一步加强杨柳青年画行业协会建设,建立年画文化志愿者队伍,指导和促进行业管理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杨柳青年画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对外形象。
此外,西青区正依托运河文化、年画文化、民俗文化、大院文化和赶大营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以杨柳青古镇为主体,积极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总体规划面积82.4公顷,核心创建区28.6公顷。景区创建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古镇道路和街景立面的提升改造,对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丰富古镇文化内涵,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目前,硬件设施建设和《创建资料汇编》已基本完成,正在申报验收。
时评
既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
更要有解决问题的担当
市委市政府在西青召开现场办公会两个月后,区委书记李清在天津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的《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节目“现场会后话发展”中,介绍了西青区针对现场办公会所提出的问题,在落实和整改上的进展。
从区委书记李清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两个月是西青区上下直面问题深刻反思的两个月,是迅速行动认真整改的两个月,是解放思想再出发的两个月,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奋力争先的两个月。“一方案四台账”、198项整改措施全面启动,工业围城、产业结构和发展定位不相符、私搭乱建、农村环境脏乱、教育配套短板、杨柳青年画传承“断档”、古镇配套发展混乱等很多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和治理,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两个多月,60多天,西青工作有速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成效十分显著。西青区的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是一支敢于直面问题,正视差距的队伍。
有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问题。
今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40周年了。40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展现出来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精彩画卷。不言自明,这些精美画卷的背后,从来都是在直面问题中,披荆斩棘,杀出的条条血路铸就的。
西青区也一样,能有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在众多问题和矛盾的交织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艰难取得的。
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上指出的问题,确实都是我们西青区的短板和差距,有发展思路上的“瓶颈”,有民生领域的欠账,也有环境治理上的顽疾,都是阻碍西青区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点,“把脉问诊”非常到位。区委、区政府把这次现场办公会当成是一次破解西青发展难题的“及时雨”,更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动员会”,也是一堂转作风、促担当的生动“党课”。现场会后,全区上下高度自觉,深刻反思,认真调研,积极整改,科学筹谋,在西青大地上再一次浓墨重彩地写下了“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八个大字。
有了直面问题的勇气,更要有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担当。
现场会后,针对“工业围城”问题,西青区交出的答卷是“到2020年底,提升5个合规园区,整合19个符合规划的园区,关停取缔31个不符合规划的园区,努力实现工业园区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同步提升”;两个多月来,全区村级工业集聚区累计拆除140万平方米,六个村级工业集聚区已全部拆除。
西青区目前有55个工业园区,要实现“5+19+31”的整治目标,这可是一项大工程,也是触动许多人利益的民心工程,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智慧,没有迎难而上的担当,没有民生优先的情怀,是很难在3年内顺利完成的。
区委、区政府把发展的使命放在心里,把群众利益放在心里,责成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调研,深入宣传,并完善了《就业安置帮扶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举办了四个现场办公会,帮助基层解决了18个具体问题,满足了各方利益诉求。对园区不是简单地一拆了之,而是在进行整治的同时,积极谋划转型升级和合理整合,进一步推动园区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增强园区的经济发展活力。
除此之外,针对产业结构和发展定位不相符的问题,区委、区政府也重新规划了发展布局,确定了发展方向,完善了政策服务,深化了体制改革。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为西青全力打造企业投资热土、发展高地,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对于住宅私搭乱建成风、农村环境治理仍然堪忧以及教育、文化方面存在问题,区委、区政府也拿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积极推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前,西青区正处于爬坡过坎儿、负重奋起、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坚信,全区上下只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有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有攻坚克难的一股拼劲儿,一个树立更高标准、追求更高质量、实现更高水平的新西青,在不远的明天,定会在津沽大地昂首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