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昨日,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徐可欣教授团队在研制无创血糖测量仪器方面取得新进展,采用光学技术可实现无创伤、快速、连续监测人体的血糖水平,其新测量技术属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糖尿病人采用针刺取血的方法测量血糖值,疼痛且有创伤。经验证,一般人体在摄入食物后,血糖水平会在1小时左右达到峰值,2至3小时后回归正常水平。在此期间内,血糖变化会引起皮肤对光的吸收、散射变化,这些光学信号可以间接反映人体血糖水平。
徐可欣团队创造性地提出采用多位置环状接收光谱信号以及差分数据处理的新技术,用于抑制体温波动、皮肤出汗、人机接口变化等干扰因素影响,大大提高了测量准确性。团队还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基于浮动基准点、散射基准点等特殊测量位置进行光谱测量的新技术,用于抑制皮肤状态变化或个体差异对测量的影响。目前,该团队研制的无创血糖监测仪器,成功实现了进食后2至3小时内可以连续监测血糖变化的曲线,检测误差水平约为0.5至1毫摩尔/升,并将实现通过可穿戴式设备实现无创伤、快速、连续监测人体的血糖水平。(津云新闻编辑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