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最近,常听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居民说:“我们这儿上下班点儿,路上越来越堵了”“有的餐厅开始排队了,周末至少要排三四个小时”……
这样的场景不难看出,生态城的人气越来越足了。有人不禁要问,在废弃的盐碱地上建起来的新城,是怎么“圈粉”的?生态城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靠的是‘颜值’和‘智慧’,‘颜值’是基础,‘智慧’是核心,是生态城的名片。”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生态城开发建设10年来,探索智慧城市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并且还将智能产业作为未来的主攻方向。如今,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智能科技项目落地,让“智慧”由概念变为现实。
这几天,中新友好图书馆颇为“走红”。开馆半月来,日均进馆读者已经达到2500人,而他们多数是奔着图书馆最大的亮点──“智慧借还书”来的。中新友好图书馆工作人员郭争告诉记者,中新友好图书馆借鉴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在手机借书、智能排架机器人等方面的经验,是名副其实的智慧图书馆。“馆内的自助查询系统可以显示图书定位和导航路线,方便读者在‘书海’中快速、精确地找到书;自由‘穿梭’的机器人‘小图’也能为读者提供咨询和图书借还服务。”郭争介绍说,他们还研发了手机APP,在国内率先实现扫码、刷脸借还书;馆外还设有汽车穿梭还书系统,读者不下车就能快速还书。
而在这座无处不科技的图书馆旁边,一处充满创意和未来感的银色调公交站格外显眼,它就是小有名气的生态城智慧公交站。目前,生态城服务中心、国家动漫园、南开中学、中新友好图书馆4个站点共设置了4组、8个站台,这也是国内首批智慧公交站。记者看到,与传统公交站相比,智慧公交站不只是外观加分,实用功能也相当丰富:能提供WiFi热点、有高清LCD显示屏、手机充电接口、自行车棚、无人售货机等。乘客在等车时能在显示屏上查公交运行状态和站点、线路、换乘信息,以及周边景点票务和天气预报、生活服务、地图导航,还可以购物和借阅电子书。
智慧公交站给人们带来了智慧体验,而分布在生态城街头的400组智慧灯杆则实现了对节能、环保、气象、安防、交通、公共设施运行等数据信息的监测、采集和分析,它们是生态城的“眼”和“脑”,实时传输着大数据。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公用事业部部长孙继光说:“智慧城市要实现高效,必须打破传统横向、多专业分离的状态,进行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有效集合,比如智慧灯杆,我们通过它整合各种数据,然后分析,这样在智慧应用上才有真正的抓手。”
智慧灯杆除了具备光源色温控制、单灯亮度调节等基础照明功能,还有交通路况监控、违章停车识别拍照、语音报警求助、WiFi热点发射、空气质量监测、电动车充电、城市噪声监测、道路积水监测等多项智慧功能,其搜集到的各类信息都汇总到运维中心,工作人员会在中心中控室通过大屏幕实时掌握情况。
在中新大道上的一处智慧灯杆前,记者了解到,智慧灯杆下方的智能充电盒上有充电接口、一个紧急停止按钮,以及付款用的二维码、刷卡感应区。智慧灯杆上方安装了360°高清摄像头,可对重点区域24小时监控,自动捕捉人脸并进行抓拍。不仅如此,灯杆上还设有报警按钮,路人遇紧急状况可按下按钮,与运维中心通话,工作人员随即能准确定位,并通过摄像头远程查看现场情况。
“现阶段,生态城正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初步明确了‘1+3+N’总体框架。”生态城经济局副局长王 说,“1”是建设一个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整合相关的城市运维与管理信息,以后还会有民生信息,包括交通出行、食品安全、菜价、蔬菜农药残留物检测结果等都将在相关渠道发布;并且会从“医食住行乐”入手,改善人们生活,比如探索互联网医疗诊询。“3”是3个“一”:一张图汇聚城市全部信息数据,一张网结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收集、再利用数据,一个ID认证码让企业人员和居民兑现公共服务。“N”是未来要建设若干智慧应用项目,给企业创业、居民生活带来更多科技和智慧体验。(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