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今年10月12日晚,在津湾大剧院,一场题为《不忘初心·笑对桃李》的相声专场演出受到了京津地区相声迷们的热捧,剧院当天爆满。这场演出是庆祝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宝林从艺80周年专场演出,当91岁高龄的老爷子走上台时,场下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8岁学艺,11岁踏进相声门,从此便和相声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从天津到吉林,从吉林步入军旅,退休后落叶归根,再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老人把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相声事业。
在和记者一同回望自己的艺术人生时,老人感慨万千,80年的艺术生涯值得细细品味。
从旧时学徒到军旅艺术家
姜宝林老人,虽年过九旬,却依然精神矍铄。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文工团军级艺术指导,国家一级演员,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7所高等学府的客座教授。由他创编的相声《驯军马》《穆三伙》《装聋学哑》《婆媳对话》等名段至今依旧在相声迷的口中广为传诵。但随着年纪增长,老人近些年来已很少再登场了,喜欢他的观众只能通过收音机、网络音视频来回味他那些经典桥段和幽默风趣的包袱儿了。
前不久,姜宝林迎来了自己从艺80周年的纪念专场,当晚,津湾大剧院座无虚席,观众们期盼着借助这样一个机会和这位老朋友重逢。当老人走上舞台时,有观众在台下喊道:“姜老师,我们太想您了。”这一声声想念发自观众肺腑,是对这位表演艺术家的褒奖和肯定。
“凡是爱鼓掌的观众,都是高尚的人。”姜宝林现场抓挂,场下掌声四起,老人紧接着又抖了一番“掌声不是很热烈啊”!台下的观众会心一笑,掌声四起,那位说相声爱从身边生活中取材的老艺术家又回来了。
“我8岁学艺,开始到稽古社学京剧,学不好师父就打,真给我打怕了。”姜宝林和记者翻着画册,回忆着自己的从艺之路。“有一次师父让我去买饭,那会儿年纪小,贪玩,路上就被‘画锅’说相声的老艺人吸引了,站定了就走不动道了。”老人讲,“师父从那儿等着呢,你这饭是买哪儿去了?”结果肯定又是挨了一顿打。母亲心疼,从此便不再让他学戏了。11岁那年,姜宝林正式踏入相声门,拜前辈艺人陈子泉为师,那一年是1938年。
旧社会,艺人哪有地位?姜宝林跟着师父四处漂泊,北京、天津、唐山等地,走到哪儿演到哪儿。16岁那年出师,开始自己闯荡江湖。
时间到了1961年,姜宝林调入吉林省广播说唱团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政治部文工团相中,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我生于天津,在津学艺,在津出师,成名于天津,然后把自己所有的才智都奉献给了部队的战士们。”姜宝林和记者说。给战士们说相声和之前所说的传统相声当然是有区别的,“你得说战士们的身边事,幽默中要有贴近性,真正把战士们在军营里的生活说出来,把他们的思想拉到节目中来。”
翻出当年的录音《驯军马》,你听,大段的贯口一气呵成,话锋一转,立即引入主题。捧哏的演员先是拿机械化炮兵与骡马炮兵进行对比,接下来跟战士们相关的战斗素材脱口而出,包袱儿就埋藏在这一来一回之间,逗得在场的战士们捧腹大笑。当年由他创作、表演的相声节目《驯军马》,荣获全军汇演创作、表演“双料冠军”。
天津是梦开始的地方
很多人都以为退休之后的姜宝林会留在北京居住,其实老先生回到了天津,就住在南开区万德庄大街的一处公寓里。在他看来,天津这片土地就充满了幽默的基因,想把相声说好,一定得不断从这里汲取养分。
天津这座城市是曲艺的大码头,之于曲艺有着巨大影响和特殊贡献。五方杂处的人文环境形成了天津人所特有的市民文化,而深深具有地域特征的市民文化就当数曲艺了。天津既是曲艺生长和繁衍发展的沃土,更是名副其实的曲艺之乡,曲艺在天津长盛不衰、几度辉煌,产生过许多大师级艺术家。
为什么曲艺名家需要经过天津观众的“认可”才能成名成角?为什么天津这座城市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它的影响力现在还依旧吗?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提问,姜宝林陷入了思考。
“天津不是相声的发源地,但要想在这个领域里成名成家,必须来天津镀金。”为什么非得来天津镀上这一层金呢?姜宝林说:“天津人对演员是负责任的。”
“你这个活使得好不好?对不对?这一大段贯口从头到尾顺下来到底流畅不流畅?天津观众的心里有把尺子,你拉来几个专家坐那儿也未必比天津人懂。”姜老和记者讲道,“不光是相声艺人要经过天津观众的认证,当年京剧名家厉慧良照样也得走津城,为嘛?唱念做打、一招一式,天津人的掌声绝对给你拍到点儿上!”
今天,很多外地游客来天津还是要到相声茶园里去听一段原汁原味的相声,而且曲艺在这座城市依旧蓬勃发展,包括活跃在全国舞台上的诸多曲艺名家,都和天津有着不解之缘。
正是这样一种氛围,吸引着这位军旅相声大家退休后选择回到天津生活。“落叶归根,解甲归田,在天津待着舒服,哪儿也不如家好。”老人说。
新老融合才是未来
姜宝林从1985年开始和相声大师侯宝林搭档,直至侯先生去世后,姜宝林改说单口。他说的单口相声技艺精湛,被观众津津乐道。细心听姜宝林的单口相声,你会发现他的每一个段子里,都运用了传统相声的手法,同时又融入了诸多当下的新元素,同时还和当地的风土人情难舍难分。
现如今的相声艺术和老先生当年学艺时已不可同日而语,无论从创作手法上,还是传播方式上,都有了天壤之别。新相声与传统相声如何融合?从姜宝林曾经的一段相声中,或许就能听出一些门道。
比如这一段《住伙单》,仅从名字来看就知道这段故事一定发生在天津,独单、偏单、伙单这是天津人对房型的独特称呼,伙单是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单位为解决大龄青年住房问题的时代产物。姜先生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改革开放以来,百姓的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前几年还不这样呢,两家人住着伙单……”“瓢把儿”这一环节短短几十秒,观众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带入到环境当中,很容易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居住环境,尤其是曾经居住过伙单的人,一定感同身受。
接下来切入“正活”,观众随着姜先生的讲述,置于一个环境当中。接着就看他尽情施展讽刺和幽默的表现方式,从房屋分配、个人情绪、邻里关系等展开讲述,一路上铺平垫稳,最后抖出包袱儿,对段子中私心重的那位年轻人进行了讽刺。在整段相声中,姜先生巧妙地使用了“倒口”,天津话加入其中,既接地气,又不失传统相声的元素,真可谓一气呵成。
“在我看来,传统相声是相声演员的必修课,这里面学问大了;同时为了适应现在的表演环境,也需要加入新鲜元素,这样才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把新元素通过传统方式表演出来,就好像‘老瓶装新酒’一样。”老先生叮嘱道。
但在延续传统的过程中,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老先生特别强调的。“早年间,我们学相声时,都会学一些‘臭活’,这些‘臭活’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可能是拉拢观众的一些手段,但在今天显然不能再用了。”姜宝林说,“这些包袱儿要改,改成观众能接受的,但又不失幽默,这就需要改得恰到好处。”
如今老人已步入鲐背之年,继续着传道授业的责任,真可谓桃李满园,他的弟子们都已是独当一面的名角。同时他还被7所著名高校聘任为客座教授,把自己几十年来对语言文化的理解送到大学校园里。他也将自己80载的舞台经验、艺术效果凝结成为专题片,创作了《姜宝林相声选》等著作,以飨后人。
采访结束时,老先生说他有个心愿:“我想趁着自己还‘年轻’,登上咱天津电视台的春晚,再给津门的父老乡亲们说上一段《报菜名》。”(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