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天津新闻

大学老师穿“龙袍”上课 创新教学方式值得推广

时间:2017-04-10
身着龙袍的董立功

  天津北方网讯:3月7日下午,一组图片在网上引起不小的轰动:一位老师穿着清代龙袍给学生上课,背后的PPT上写着“道光皇帝的自述”。这是让学生惊呼“厉害啦!我的老师”的新晋网红――集美大学思政教学部的80后老师董立功。为了把学生从睡梦和手机上拉回讲台,他穿上龙袍,扮成道光皇帝,讲述历史事件,整堂课都没人再玩手机了。事实证明,他的尝试是成功的。

董立功教学ppt截图

  有人说,课堂毕竟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严肃场所,不是戏园子、不是菜市场,把上课搞得跟演戏一样,是不是有点哗众取宠?还有人认为,“龙袍”效应有效但是很有限,课堂生动不是每门课都能达到的,且学生的口味也不一样,生不生动人言人殊。笔者认为,应鼓励更多“穿龙袍”的大学老师出现,看似另类的教学方式实则是一种创新,如今,“低头族”越来越多,如何把大学生从手机中“抢过来”,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

董立功教学ppt截图

  都说,眼下的孩子难教了,互联网时代,每个学生都能从网上获取到大量信息,课堂上“低头族”越来越多,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令很多教师陷入困境和困惑,正是这样充满矛盾的弊病,才需要教学方式也要不断与时俱进。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即使是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询问,也给予不同的回答,绝对不会追求什么唯一的标准答案。比如,对于胆小谨慎的学生,孔子鼓励他看准目标,大胆去干;而对于像子路这样鲁莽的弟子,孔子则劝他应和父母商量商量,深思熟虑后才干。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教学方式更要因时而异。用死板的常识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像蒸馍一样,一屉一屉的全都一个样”,不能为学生打开兴趣的大门,还有可能将学生的兴趣抹杀在“摇篮”中,而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礼记・学记》中提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才能激发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

  想要破解越来越多的课堂“低头”,虽然也有不少学校也开始费尽心思地予以防范:有的出台严厉的“扣分”政策,有的要求学生在上课期间统一上缴手机,还有的干脆安装信号屏蔽机、上课期间断网。但这些限制举措往往只能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些效果,形式上把大学生从手机中“抢过来”,并未让学生真正“收心”,实际收效并不明显。笔者看来,不妨向董老师学习,我想吸引学生不看手机专心听课不仅仅是因为老师“龙袍加身”,更多是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课堂的价值。

  去年,天津工业大学一位美女教师开办名为“高数叔”的微信公众号,引导工大“低头族”们用手机学高数。“高数叔”推送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大学阶段高数的全部课程,形式灵活、语言幽默,让高数变得不再难,深受学生欢迎。我们希望这种“五花八门”的创新教学方式更多出现,当学生纷纷心甘情愿地放下手机,充分融入到课堂时,既是老师个人的成功,更是教育的成功。(北方网编辑曲璐琳)

  • 上一篇:全国两会随笔之六:让百姓享受城市文明红利
  • 下一篇:评论:改革开放引领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