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2018年,市委和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运用反面典型案例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经常性警示教育,着力筑牢净化政治生态的“思想篱笆”,推动警示教育工作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使警示之效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以案促教,有案必鉴,是我市深化警示教育的一个鲜明特征。市纪委监委认真总结全市反腐败斗争工作经验,将警示教育列入经常性思想教育重要内容,研究制订《关于运用典型违纪违法案件推进以案促教、以案促改、以案促建工作办法(试行)》,用好反面教材,做深做细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整改一类问题、完善一套制度。
“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典型违纪违法案件时,应当促使被审查调查人深刻反省、忏悔反思,深入剖析案发根源,形成‘六书’‘两报告’‘两建议’,为做好‘后半篇文章’提供素材。”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为切实增强教育效果,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对审查调查对象的教育、感化、挽救,由其撰写“六书”。其中,《忏悔书》《依纪依规审查调查见证书》,记录审查调查对象深刻反省、真诚悔过、迷途知返的过程;《廉政家书》《廉政忠告书》突出教育警示家人和同事;《党风廉政建设评价和建议书》《所在单位行业改革发展建议书》,从不同视角评价发案单位政治生态状况,对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提出建议。
同时,纪检监察机关出具“两报告”“两建议”。通过《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报告》《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通报》,剖析发案原因、案件特点、教训警示,提出对策建议,深化对问题发生规律的认识;通过《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向发案地区、部门、单位党组织提出整改建议。
警钟之鸣,重在日常经常,成在长抓长效。2018年7月至8月,全市组织开展“以案为警为鉴、忠诚干净担当”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为了政治生态的海晏河清》警示教育专题片,包括和平区委原书记李金亮在内的10名严重违纪违法反面典型,面对镜头以身释纪说法。该片面向社会公映,“片中人”的切身之悔、切肤之痛、切骨之疚,让每一名“看片人”深受警示。
为深化警示教育,市、区纪委监委指派专人到发案地区和单位,召开全体干部大会,现场宣布处分决定、通报主要案情、宣读忏悔书;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现场表态发言。同时,把开好警示教育大会作为必选动作,把“一张纸”变成“一堂课”,把反面典型这个“活教材”用好用足。
“一人病发、全体预防”是对警示教育的形象比喻。市委要求,发案单位领导班子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对照检查,找病根、寻良方,把职责摆进去,把自己摆进去,深入查找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和制度漏洞,深刻总结教训,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预防措施,见人见事、见因见制、见底见效。
筑牢净化政治生态的“思想篱笆”,关键是教育“关键少数”。2018年,针对部分单位“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年度民主生活会存在“没有紧扣主题”“相互批评不深刻、走过场”“未对组织约谈函询等情况作出说明和认真检查”等问题,市纪委监委变“督导”为“监督”,对14个市管单位党组织重开民主生活会进行全程监督。充满“辣味”的民主生活会,对班子成员这一“关键少数”,本身就是一堂触及思想灵魂的警示教育课。
市纪委监委还组织2018年新任职市管干部上好履职“第一课”,拧紧履责“发条”,送上“廉政套餐”,内容包括:参观“利剑高悬警钟长鸣”警示教育主题展、重温入党誓词、观看警示教育片、递交附有亲情寄语的廉政承诺书、接受党风廉政教育谈话,增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治理、守护好本地区本单位的政治生态。
常态化、长效化的以案促教,不仅实现警示教育对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全覆盖,还辐射到党员干部家属和非公企业、驻津单位工作人员。
在市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全市16个区相继建设了警示教育基地,成为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铸魂修身、以案为鉴、闻警自省、明纪明法的教育平台。全市培育形成了“一品牌三载体”警示教育模式。“一品牌”即“利剑高悬警钟长鸣”警示教育品牌,“三载体”即警示教育专题片、警示教育大会、警示教育主题展。据介绍,全市“利剑高悬警钟长鸣”警示教育主题展已接待2500场、15万余人参观,全市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2600余场。
运用案件治本资源,以案促教、以案促改、以案促建,确保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效推动政治生态、政治生活、政治文化一体建设、一体培育、一体净化。人民群众对天津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也是感同身受。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市民对我市党风政风满意度逐年上升,彰显市委和市纪委监委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警示教育、筑牢净化政治生态的“思想篱笆”的韧劲与定力。(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