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微博低调地发布新产品“绿洲”,上线短短两天,就冲到了苹果免费下载的榜首。作为一款图片分享软件,“绿洲”给自己的定义是“清爽的社交圈”,但在广大用户的眼中,它在形式上像极了Instagram,在内容上又像极了“小红书”,是个不折不扣的“四不像”。
其实,抛开成品效果不谈,这款产品的初衷还是很有野心的——打造一款别于微信朋友圈的“公域”社交圈。什么叫朋友圈的“私域”和“公域”呢?微信上两个人只有互相添加好友后才能互看朋友圈,一旦有一方删除,双方朋友圈的“欣赏”就此终止,这就是私域型朋友圈。而在“绿洲”上,你只要关注对方就可以看对方的信息流。开放、即时、共享,这样的“公域”朋友圈能成功吸引用户垂青吗?来听嘉宾的观点——
今日嘉宾:尹剑翔
资深媒体人、作家、新锐编剧
近期,社交软件沉寂许久之后,终于又有一款社交APP“绿洲”问世。从最早的QQ,到米聊,再到集大成者微信,可以说,自从微信处于统治地位之后,很多的社交软件制作者都挖空心思,想在微信覆盖范围之外找一个可以生存的空间。制作一些还可以生存下去的社交软件,但是成功者寥寥。
微信包含的功能已经开始越来越广,社交、金融、生活,都能从软件之中有所体现。而现在,“绿洲”已经不再是对微信的“补丁”,而是要把微信的一些功能拆出来,做一些可以让大家独立享有的东西,比如说,朋友圈。我们微信的朋友圈可以看到的只是我们朋友之间所分享的东西,但是“绿洲”的公域朋友圈,只要你关注了TA,就可以看到TA分享这些东西这样一种功能。当然,这种功能是否成功?我觉得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首先,“绿洲”在社交属性上并不特别突出,虽然它打的是“拆除我们朋友圈功能”的口号,但这是微博早已具备的。而且现在简单的用户沉淀已经不能说只是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这么简单了,它需要很多功能的附着性。
而“绿洲”虽然有一些门槛上的要求,但除此之外,很难在内容上、形式上给人欣喜的地方。我个人觉得,如果突然有一天,有什么东西战胜了微信,那它不仅仅是功能上的战胜,也绝不仅仅是范围性的战胜,而应该是一个先从没有过的存在。我想,打败很多东西的并不是这个东西的升级换代,而是真正的从无到有的过程,就像发明专利一样。
很遗憾,绿洲不具有这样的功能,它只是对于微信某个功能的简单延续而已,而这些创新也并没有给我很大的吸引力。所以说,未来的社交媒体和社交软件一定会朝着颠覆性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简单功能性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