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天津新闻

滨海新区海洋经济产业链持续优化

时间:2019-12-12

■ 近年来,新区依托保税区临港区域、天津港港区等载体发展海洋产业,通过示范项目有效吸引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落户产业区,逐渐形成各个环节均有龙头企业带动、专业技术单位分工配合的模式,初创孵化、规模化投产以及产品再创新的产业链不断优化

■ 未来,新区将依靠自身自然资源、海洋科技优势,全面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探索产业配套支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注入,积极构建沿海蓝色产业发展带和海洋综合配套服务产业带,重点打造五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域,推动形成“一核两带五区”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记者从位于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的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获悉,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以下简称“基地项目”)的中试实验区主体建筑施工基本完成,配套的海水取水泵房已开工建设,基地项目进入竣工冲刺阶段。

基地项目将形成产业链群

据了解,基地项目的中试实验区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学资源利用、膜技术、水环境技术、海水淡化装备智能制造及海水利用检测与监测等实验 室,建成后将具备科研开发、检测评价、孵化转化、勘察设计、交流培训、信息集成六大功能,在保障自身海水利用相关技术研发的同时,可为国内外相关企业、科 研院所、大学院校的科研开发和产品测试、评价提供服务。

此外,利用自主技术建设的海水淡化装备、反渗透及新型分离膜产品、水处理药剂,以及合作开发的高端 活性炭等高科技产品中试线最终可形成20亿元的年产值。此外,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吸引更多海水淡化及相关产业落户,通过形成产业链群的形式将基地项目打造成 国家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的科技研发领航区、创新驱动示范区、装备制造集聚区和开放合作先导区,推动保税区形成经济发展新引擎。

临港海洋经济示范区启建

近年来,新区积极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工作,依托保税区临港区域、天津港港区等载体发展海洋产业,通过示范项目有效吸引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落户产 业区,逐渐形成各个环节均有龙头企业带动、专业技术单位分工配合的模式,初创孵化、规模化投产以及产品再创新的产业链不断优化。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12月4日,由保税区重点海工装备制造企业——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集成的世界最大吨位级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70在青岛成功交付巴西业主。P70建造历时仅18个月,创造了国际超大型FPSO交付的新速度,打出了“中国海工制造”的响亮品牌。

不久前,全国性海洋经济示范区——天津临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正式启动建设。据了解,示范区将依托保税区临港北部区域,以海水淡化产业为切入点,带动区 域内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服务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加速聚集。按照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示范区重点建设36个海洋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 244亿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10个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项目、天津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等17个海洋工程装 备产业项目、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中港池北部岸线生态修复等2个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和7个基础设施项目。

保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津临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是国家支持建设的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之一,将对未来滨海新区乃至全市海洋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 动作用。下一步,临港将以创建国家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为战略契机,做足科技兴海文章,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力争把临港建设成为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航区。

新区发展海洋经济基础坚实

目前,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大学、渤海化工集团、长芦海晶集团、天津膜天膜科技有限公司、众和海水淡化公司等一批从事海水淡化 技术研究、应用与装备制造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聚集于滨海新区,为海水淡化产业的集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库27个项目共 完成投资15.5亿元,新增产值25.7亿元,形成新产品51项,形成省级新产品5项,新建改造生产线9.9条,转化技术成果67项,发表论文236篇,申请专利314项,获得专利112项,制定技术标准14项,建设研发中心8个,建设工程技术中心4个,建设公共服务平台2个。

未来,滨海新区将依靠自身自然资源、海洋科技优势,全面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探索产业配套支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注入,积极构建沿海蓝色产业发展带和海洋综合配套服务产业带,重点打造五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域,推动形成“一核两带五区”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津云新闻编辑张晶晶)

  • 上一篇:2019数字经济创新峰会在滨海新区举办
  • 下一篇:天津:6座高速入口实行客车全ETC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