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天津北方网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在李大钊、张太雷、邓颖超等先进分子的带领下,天津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风起云涌,使以工商业闻名的天津在中国革命与进步事业中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一局面,是在划时代的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激扬下,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并指导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具体实践中出现的。
十月革命: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1917年发生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它昭示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觉醒起来、组织起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 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十月革命发生在中国学习西方的努力遭到失败、中国的先进分子陷于彷徨和苦闷之际,使中国人从中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李大钊饱蘸浓墨、热情地讴歌十月革命,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明确指出,十月革命所开启的“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这些文章,在天津新中学会、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北洋大学、南开学校、天津中华书局和少年中国学会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广泛流传,启蒙了天津的先进分子,培育了天津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五四运动的社会土壤。
五四运动:唤醒全社会的新起点
1919年,国人翘首以待的巴黎和会以中国外交耻辱失败而告终,打碎了中国先进分子对西方文明的最后希望,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新的阶段。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天津的先进分子纷纷投身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洪流之中。南开学校的《南开日刊》、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创办的《平民杂志》、北洋大学出版的《北洋日刊》、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出版的《醒世》等,相继发表《劳动问题与俄国革命》《马克思劳动时间的主张》等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介绍十月革命的文章,指出:农工阶级起来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人民的幸福,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有效地提高了青年学生和社会民众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为天津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的蓬勃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研究社团的纷纷建立,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天津的传播。五四运动期间,周恩来、邓颖超等成立的觉悟社,于方舟等成立的新生社,明确将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为改造中国而奋斗作为社团宗旨。此后,在觉悟社和新生社会员的共同努力下,相继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女星社等2000余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出版了《来报》《新民意报》《女权运动同盟会直隶支部特刊》《觉邮》《明日》《女星》等十多种报刊,发表了李大钊、周恩来、李达、李汉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近百篇,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武装了头脑,同时为天津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的蓬勃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马克思主义:指引社会深刻变革的思想武器
经历了五四运动洗礼并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的先进分子深刻认识到,劳动是人类文明的根源,“劳动大众的品德、智慧与力量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对于劳动问题的深刻认识,推动着先进分子深入到民众中去。李大钊指出:“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送到社会里,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时代潮流推动下,天津党的早期组织将青年运动与工人运动、妇女运动紧密结合,引发了天津社会的深刻变革。
1920年11月,受李大钊委托,张太雷在天津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将在青年工人中建立自己的组织为主要工作,坚持走与工人相结合的革命道路,通过调查工人状况、组织和教育工人,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等方式开展工人运动。同年12月,以张太雷为书记的天津早期共产党组织成立,注重在工人群众中发展党员、建立组织,使天津的工人运动有了主心骨,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党的早期组织领导下,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天津支部、天津印刷工会、津浦铁路工会天津分会、京奉铁路工会天津分会等纷纷成立,工人的革命意识进一步加强,反对帝国主义剥削压迫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从1921年7月到1922年7月的一年时间里,天津工人举行规模较大的罢工斗争达十余次。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使天津的妇女运动进一步深化,由五四运动初期“以提倡国货并唤起女界之爱国心”、追求自身解放发展到以劳动解放实现妇女真正解放的方向上来。在邓颖超等人的带领下,1923年4月25日,专门研究妇女问题的团体女星社在天津成立,其宗旨为:“实地拯救被压迫妇女;宣传妇女应有的革命精神;力求觉悟女子加入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1924年1月1日,邓颖超等女星社成员创办《妇女日报》,这份当时中国唯一一份专门讨论妇女问题的日报以通过社会变革实现妇女解放为宗旨,被中共中央妇女部部长向警予誉为“中国沉沉女界报晓的第一声”,在引领中国妇女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纪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