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在天津学习、参赛,我的收获很大。我希望以后留在天津发展。”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选手李云鹏和队友贺涛涛在工业4.0项目中获得金牌,他也是大赛唯一一名获得金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选手。大赛归来,李云鹏又投入到紧张的集训中,他说:“通过比赛,日常培训中锤炼的技能得到了检验,了解了更多新的技术,也看到了更多提升技能的可能性。现在我顺利入选国家集训队,正在全力以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为目标而努力。”
我市以实施“海河工匠”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强化补贴引导,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强化职业技能竞赛引领,全面提升技工院校办学能力,为制造业立市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学校有很多机电类的培训课程,加入集训队后又接受了网络通讯知识、plc编程等培训。学校现在还把实训课程也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既增加了学生对技能培训的重视,也增加了大家的动手动脑能力。”李云鹏是在学校自主报名之后,通过考核进入到工业4.0项目比赛集训队。“集训既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学习到很多与工业4.0、新技术制造相关的新技术,也让我接触了很多新的设备、新的工艺方法。这些经历和知识能让我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善于解决问题,更快地进入状态。”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我市科学规划年度竞赛项目,构建了以“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为引领、行业和区域竞赛为主体、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社会广泛参与、财政资金适度保障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对赛事举办单位给予最高50万元的经费资助。2020年,首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举办,共计43个赛事、130个竞赛项目,直接参赛2万余人。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赛场上,天津选手获得两枚金牌、一枚铜牌,23个项目获得优胜奖,“工业4.0”和“信息网络布线”两枚智能高端制造业项目金牌更是含金量十足。
“我们属于高新技术行业,技术更新换代竞争压力很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产品的特殊性也需要自主升级培训。”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产品与服务。公司负责人周秉纲介绍,受益于天津市人社局鼓励企业建设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公共实训基地的政策,作为天津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司累计培训3批200余名技术员工,并拿到了相应的培训补贴。现在,这些员工已成为各岗位上的技术骨干。
目前,市人社部门已认定408家企业培训中心,遴选出18家行业领军企业,成立公共实训基地。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主阵地、民办培训机构为依托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我市以高效、完善的职业技能建设为“天津制造”赋能,制造业立市动力强劲。(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