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一农妇从外地来津,摇身一变成为某商贸公司法人,其银行账户在短短三天内有1600万元的流水。这位务农女子,一夜暴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近日,滨海新区公安局南海路派出所对辖区金融机构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要求金融机构对办理业务的顾客进行提示,同时为警方侦查案件提供线索。警方顺藤摸瓜,抓获涉嫌诈骗的这名农妇和一名男子。
当民警来到某银行网点时,该行客户经理发现一对公账户三天内的流水高达1600万元。该账户属于某商贸公司,立户填写的资料表明,公司注册地点为开发区某社区。开户当日,一其貌不扬的中年女子来到银行,自称是该公司法人。根据这一情况,民警迅速展开核实。
该商贸公司并不在社区内,且起照时间在2020年11月底,符合电诈灰色产业链条皮包公司的特征。公司的法人梅某户籍在外省市农村,学历较低,常年在老家务农,于近日来津。几天时间内,一位农妇成为企业老板,户头流水过千万元,情况十分可疑。派出所立即要求银行将该对公账户冻结,并进行进一步侦查。随着工作的深入,一个神秘人物浮出水面。
民警迅速还原了梅某来津当日的行迹,发现梅某在办理业务的路途中,都有一男子同行。每次进入办公区域前,这个男子都会耳语几句,并在外等待。梅某办理业务后,会把相关证件交给该男子。理清整个过程后,民警怀疑二人都有参与电诈犯罪活动的嫌疑;同时提示银行工作人员,如二人来到银行,一定及时告知民警。
几日后,一名男子带着梅某焦急地来到银行,询问账户冻结的情况。银行工作人员迅速通知民警。民警当场将二人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朱某、梅某对其涉嫌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据梅某交代,不久前一男子来到村内称,只要能帮忙办理电话卡、银行卡就能获得不菲的报酬,且到外地的食宿费用全部报销。心动的梅某积极报名,来津后与朱某接头。按照“军师”朱某的提示,梅某以个人名义办理了公司营业执照、银行对公账户等作案工具,帮助电诈犯罪团伙转移赃款,每天能获得上千元的报酬。后经调查,账户内的1600万元来自全国各地,均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赃款。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均被滨海新区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当中。(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