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天津新闻

智慧交通提升天津市民出行体验

时间:2021-02-11

开栏语:近年来,本市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刚刚发布的《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聚焦聚医疗、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推动智能服务普惠应用。今天起,本台推出“智慧生活”系列报道,为大家展现科技给我们带来的获得感。

主播:据统计,2020年天津的交通健康指数在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00万的超大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城市公共交通中,从智能红绿灯的交通流量管控,到人口密集区域的共享单车摆放管理,再到出租车的信息识别管理……市民的每一次出行都离不开大数据等科技应用。智能交通都怎样影响着人们的出行体验?接下来,我们跟随记者肖荻的报道了解一下。

在天津西站南广场,一台交通警用无人机快速升上几十米高的天空,随着地面人员的指挥在附近盘旋,用高清摄像头查看车站东西两侧的落空区域、高架桥、地下通道等道路的实时路况,并用喊话装置驱散违章停放的车辆。

【现场音:我是红桥支队交警支队警用巡查无人机,违法车辆请立即驶离,如不驶离我们将依法摄录(压混)】

天津西站周边的道路岔口多、弯道细、盲区多,其中仅西站西大桥立交桥就有高低错落的8条道路平行或交汇。再加上一些接送旅客的私家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容易在附近长期停靠,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有了警用无人机和远距离高清摄像头后,车站周边的交通治理效率大幅提升,西站片区公安交警胡晓龙说:

【录音:咱们警力的巡控一圈下来,从北广场到东落客区到西站落客区大概将近半个小时。要是使用这个无人机,基本上在10分钟以内,这几个堵点、乱停乱放点都能兼顾到。一个警力就能够解决了3~5名警力的工作量。】

除了无人机巡查外,西站附近还装有鹰眼全景摄像头,通过视频变焦技术,几十米外也可以清楚记录下违停车辆的车牌照号,并派遣警力交通现场处置。在科技新装备和警力疏导的合力下,西站的交通流量明显改善。几位经常来西站的车辆驾驶员告诉记者:

【驾驶员1:原来北广场进站口这停了好多车,他不进去也不出来,就在这等着。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没有了。出站什么的也没有那么堵了。】

除了电子警察监控系统,红绿灯也是提升交通出行效率的重要工具之一。目前,中心城区已建设交通信号区域协调系统等城市交通数据管理系统。今年1月1号,在快速路环线的11个入口匝道红绿灯正式启用,逐步实现红绿灯和快速路交通状况的智能调节。市公安交管局科技与设施保障支队科技设施管理大队副大队长段涛说:

【录音:中心城区建设了2000多个路口的交通信号区域协调系统,再有建了41个重点路口的公交优先系统,上快速路匝道的时候,现在装了红绿灯和电子警察了。它在自动学习快速路的拥堵情况,来调整快速路入口信号灯的配时,拥堵程度就会降低。】

在下瓦房地铁站附近,各色共享单车在出站口附近逐渐聚集,运营企业马上调动转运货车来到现场,将停放在道路上的共享单车移走,剩余的单车被摆放整齐。天津哈出行公关经理邵毅说:

【录音:共享单车的车辆编码以及定位信息相当于它的身份证,我们把后台的单车数据跟管理部门打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信息实时监控,单车的运营状况,数量等,如果一个区域出现淤积或者拥堵的情况。管理部门会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安排人员车辆进行转运疏导。】

目前,本市已初步建成交通运输业数据资源交换共享与开放应用平台,信息涵盖了公路交通、道路运输、城市公共交通、水运、铁路、民用航空、邮政管理等领域,并与民政、教育等部门实现了信息互通,通过让数据跑起来,让市民出行体验不断优化。市交通运输委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贾国洋说:

【录音:每季度对巡游出租车驾驶员实行信用积分管理考核及动态调整,考核结果分为5个档次,一星出租车驾驶员已经被禁止进入滨海国际机场。利用单车的数据,我们开发了的蓝牙嗅探的小程序,准确掌握真实的单车投放数量,更加地智能化的去执行工作任务,我们也是希望能够更好地运用数据,服务百姓出行。】

  • 上一篇:“无论来自何方,今夜都是天津人”灯光秀将在天塔上演
  • 下一篇:心安之处即是家,向远方亲人送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