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对话人:
杨仲达天津市档案馆研究员
闫丽本报评论员
在红军长征中,有一种温暖叫“半条被子”。“我们共产党人和老百姓的感情就像是共用一条被子的感情。”回望百年奋斗路,像这样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还有很多。在天津,宝贵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成为砥砺我们干事创业的鲜活教科书。
闫丽:天津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既拥有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也有很多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从天津大学张太雷纪念室到深沉庄严的南开校钟,从周邓纪念馆到平津战役纪念馆,这些红色资源、红色记忆里,有革命情怀、文化内涵,更有信仰力量、初心光芒。
杨仲达:红色资源不仅仅是一座座建筑,也不仅仅是一个个物件,更多的是一种坚不可摧的精神。都说百年历史看天津,这部历史是什么?就是一部革命史,一部奋斗史。天津守卫京畿,地理位置重要,许多重大历史都在这里上演,仅现存的革命遗址就有觉悟社旧址、南开中学等120余处。这些红色资源、红色传统中蕴含着什么?就是我们“来时的路”,就是我们的初心,我们的信仰、宗旨和追求,需要我们去坚守、去传承、去诠释,让红色精神历久弥新、代代相续。
闫丽:有位老红军生前立过一条家规:每个月都要给孩子们讲长征故事、革命传统,连年幼的孙子也知道不少红军故事,在幼儿园津津有味地讲给小朋友听。红色种子不会自然而然地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不断地呵护、激活,使其永葆生机与活力。那么,如何激活红色种子、传承红色基因?
杨仲达:红色基因是我们习焉不察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因为过去与现在、先辈与我们,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激活和传承,需要深入挖掘内容、创新方式方法。比如大型党史人物纪录片《曙光》,拍摄中让青年一代去发问、去追寻,探寻老一辈革命家在天津的革命印迹。挖掘曾领导天津工人运动的革命先烈李季达的事迹时,发现了李季达妻子王贞儒在新中国成立后写给牺牲多年的丈夫的一封信,“季达,我非常非常思念你,我们的革命已经胜利了……”信纸被泪打湿的痕迹犹存,王贞儒的后辈看到信后泪如泉涌。这种泪水,不仅仅是对先辈的追念,更是内心迸发的红色认同、情感共鸣,必然更深沉地激发起爱国、爱党的热情。
闫丽:“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信念,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既是一扇窗户,让人们了解过去、触摸历史,也是一团火焰,激发人们内心的认同,从而照亮前路。
杨仲达: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学习红色传统,其实就是学习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将之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精神和信仰的力量就在手上。就像张思德是负责烧炭的战士,时传祥是淘粪工,岗位不同,但价值同样崇高。无论肩负什么样的职责,都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实现自身价值,这就是不忘根本,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具体的表现。
闫丽:《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词初创时,“高路入云端”中的“高路”本为“高树”,后来将“树”改成“路”,一字之改,意蕴深长。共产党人的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不停歇。正如一位作家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耀眼,然后交给下一代。
杨仲达:万里长征,我们还将继续走下去。不久前“登高英雄”杨连弟的长子杨长林在幼儿园里,站在孩子的角度,通过火车在铁轨上跑的知识引出父亲杨连弟的事迹,很多小朋友听得十分入迷,还纷纷表示长大后要做英雄。无论是讲好红色故事,还是搞好红色教育,我们唯有以在路上的心态,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让历史和时代同频共振,才能更好地发扬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