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天津新闻

两会观察 | 天津“制造业立市”,当不负好春光

时间:2021-03-07

“加码”制造业,不负好春光。我们有理由相信,“十四五”开局之年,正是天津的发展机遇之年。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当日适逢惊蛰,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句关乎发展的热词,如同一股和煦温暖的春风扑面而来。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晰。经济发展的重心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是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制造业是主战场。

制造业强国是国家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指出,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今年1月份召开的天津两会上,“制造业立市”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这一攸关城市发展愿景的新提法,是天津对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解,更是基于对城市现有产业优势的把握。

新战略,新希望。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制造业立市”,犹如一声春雷,在海河两岸荡起阵阵春潮;“制造业立市”,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更是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制造业立市,天津是有底气的,因为,天津曾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天津制造”更是一度风靡全国,飞鸽、海鸥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曾让整座城市为之自豪。制造业不仅是天津的看家本领,更是天津的优势所在——

制造业基础雄厚,在工业门类的全部41个大类中,天津占39个,207个中类里,天津占191个,是全国工业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

位居海陆空交通枢纽,紧邻北京、面向三北、辐射东北亚,交通便利,具有发展制造业的战略区位优势;

产业导向明显改善,从2020年千万规模以上企业注册数量上来看,科研和技术服务类新注册企业数量占比为41.3%,位居首位。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成为天津产业主导力量。

然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客观来看,在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产业效率等方面,天津制造业依然有不少短板。比如,从总量来看,目前制造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已降到25%以下,存在着大而不强、分量逐年萎缩的问题;再比如,在信创产业方面,天津拥有像麒麟操作系统、飞腾CPU等,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有一些优势,但产业规模还很小、产业生态尚未完全建立。

短板就是软肋,短板之“短”决定着发展之“长”。想要再一次唤醒曾经的荣耀辉煌,承载这座城市的光荣梦想,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让制造业这张“王牌”向高质量发展

在天津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跳一跳能摘到的目标——到2025年,打造一批5千亿、3千亿、2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25%,支撑全市经济发展。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制造业立市”,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会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必须补短板、锻长板,必须下苦功、善事功。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五年看头年,如何在“十四五”关键之年开好局、起好步,为实现制造业立市奠定基础,至关重要。

——今年将加快构建以信创产业为主攻方向、以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为重点的“一主两翼”产业创新格局,信创产业力争保持15%以上增长;

——加快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今年底,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力争达到29%;

——今年将全力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稳定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全年将集中攻坚10条重点产业链,强化串链补链强链;

——今年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新技术来改造赋能传统产业,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是赋能制造业升级、实现工业4.0的必由之路。

——滨海新区坚持制造业立区,加快打造“中国信创谷”,制造业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分别占全区32.7%和23.5%。

路径已经清晰,目标催人奋进。“加码”制造业,不负好春光。我们有理由相信,“十四五”开局之年,正是天津的发展机遇之年。

  • 上一篇:脱下“工装”换汉服 工地建设者们原来可以这么美
  • 下一篇:天津构建“一主两翼”产业创新格局 信创产业力争15%以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