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专题报道
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 以实际行动喜迎十九大
区委书记话落实
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卫星城市
中共静海区委书记蔺雪峰
天津北方网讯: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为全市今后五年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转变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静海区面临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一方面,静海地处北京之南、天津西部,与雄安新区地理区位临近、自然条件相似、生态脉络相连、地域人文相亲,是天津主动对接、支持、服务雄安新区的战略支点;另一方面,全球“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兴起,特别是随着京津冀城市群快速崛起,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已经现实地摆在面前。我们必须着眼大格局,秉持大胸怀,融入大战略,跳出静海看静海,把静海发展放在背靠大都市、融入京津冀、全面建小康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去谋划,才能推动静海发展行稳致远。
要实现建设现代化中等卫星城市这一总体目标,静海区必须以“一盘棋”思想,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建设经济繁荣之城、生态宜居之城、人文魅力之城、和谐幸福之城,不断增强中等卫星城市的承载能力、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为此,我们将牢牢把握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实施产业转型提升工程。树立“产业主导、特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以循环经济、健康产业、先进制造、商贸物流、都市农业、文化旅游六大产业为依托,以创新驱动为牵引,以质量效益为核心,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一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着力提质增效,优化提升循环经济、装备制造、自行车(电动车)制造、生物医药、智能家居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强链补链,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着力改造提升,下决心关停取缔一批“散乱污”企业,消减落后产能,扩大优质产能。
二是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筑辐射“三北”、通达全国、面向国际的现代商贸物流全产业链基地;积极建设国际中西医教学科研中心、医疗康复基地、体育健身基地、休闲养老基地;打响静海特色旅游品牌。
三是做优现代高效农业。依托龙海产业带和大邱庄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产业形态,建设全国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林下经济基地;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和品牌化。
四是培育创新发展新引擎。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掌握行业前沿技术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强化对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绿色决定生死,抓环保就是抓发展。在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同时,我们必须常念绿色发展的“紧箍咒”,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贯穿于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宁可牺牲一点经济增长速度,也不要“带污染的GDP”,全力打造生态型经济体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使绿树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全面落实“水十条”,切实强化“河长制”“坑长制”和网格化管理。扎实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严守城市开发边界、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三条红线”。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建立环境监测预警和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损害环境的行为严格问责追责。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全区的工业废水、固体废物和生活废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系统。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环境治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新一轮城乡绿化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城市绿地、城市绿道、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展现“京津绿城健康静海”的独特魅力。(“津云”―北方网编辑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