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天津新闻

大运河上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

时间:2021-04-16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造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新闻发布会,西青区多次组织会议专题研究,多方征求专家意见,全力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开始规划建设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西青区委副书记、区长白凤祥在本次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进展情况。

设计规划

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位于千年古镇杨柳青,规划占地面积2800余亩,总投资52亿元。经过国际、国内知名大师团队的共同探讨,确定了“再活化、再组织、再开发”的开发思路,分为历史名镇、元宝岛、文化学镇等三个板块,打造中华魂、明清风、天津味、年画神、运河韵的建筑。公园建成后,将成为津城旅游主要目的地和天津文化网红打卡地,预计每年将吸引游客300万人次,实现各类收入30亿元以上。

■“再活化”

保留现存800余所老宅,按照“城市针灸术”理念进行历史人文修复,发展特色旅游、特色民宿等业态,把天津的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下来。

■“再组织”

通过恢复过去的杨柳青曲苑堂、运河水街、非遗文化街等,汇集相声曲艺、非遗体验、中华老字号等业态,定期举办年画制作体验、民俗活动表演、运河游船等活动,打造民俗文化小镇。

■“再开发”

重点发展教育文化产业,与清华美术学院共同建设非遗教育基地。从而带动文创、培训大学工艺等业态发展。

项目进展

在深化概念方案方面,借鉴雄安新区模式,聘请国际国内顶级团队进行设计,充分融合五大团队设计优点,形成概念规划设计方案;在推进规划编制方面,编制完善《天津市杨柳青历史文化名镇元宝岛及岛西地块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将规划调整为以文化教育为主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在加快项目立项方面,编制完成运河文化公园(元宝岛)项目建议书;在推进考古挖掘方面,完成了元宝岛地块考古挖掘工作。

规划编制思路

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塑文化基因。系统发掘梳理杨柳青的历史文化资源,确定文化价值着力点,并将文化基因融入有形建筑;坚持保护优先。挖掘保护好考古勘察过程中发现的800余座古代墓葬群,作为研究古代大运河的考古实证;完善空间格局。通过研究历史典籍,不断恢复古镇的历史空间格局,重塑建筑风格。按照“留古、承古、扬古、用古”的原则,采用明清古建筑形式,充分展现古镇的历史风貌,并借鉴《清明上河图》的展现手法,实现历史场景再现。

背景

大运河西青段是天津市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镇集聚的代表区域。杨柳青镇是漕运时期商贾云集、货来八方的重要漕运码头和经济重镇,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中国木版年画之乡等美誉,作为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汉族民间艺术集散地,孕育出了杨柳青年画、杨柳青风筝和剪纸等民间艺术。镇域古时华邸美园竞起,以“八大家”著称的宅院,以及寺观庙宇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空间。大运河西青段物质文化遗产以河道遗产、古建筑及代表性建筑为特色,集实物遗存与民俗文化于一体,体现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融结合。

未来设想

将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着力打造文化遗产活力焕发的大运河示范带。突出古韵、作品、精品,高标准推进重点项目。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建立文物及遗存保护清单,大运河沿线共有文物保护单位55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22项,包括北洋大学堂、石家大院、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版年画等。同时,提出建设“三岔河口”“杨柳青古镇”两个核心展示园和三岔河口集中展示带。

此外,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和系列旅游产品,加快完成停车场、驿站、码头等配套设施,统筹推动北运河旅游通水通航,加快推进北运河津冀段连通。重点打造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项目,使大运河成为呈现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活的”历史博物馆。(津云新闻编辑李松达)

  • 上一篇:厉害了!相声广播主播们闯入“主播辩论赛”复赛!|笑开岩出品
  • 下一篇:医院警务室变身失物招领“服务站” 民警苦寻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