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今年5月1日起,根据中国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不符合新规的短期健康险产品必须停售。在多款产品面临“生死大限”之际,记者调查了解到市场已经发生连锁反应。业内人士分析了其中内情,并为金融消费者维权出招。
多家险企不再提供续保
记者以客户的身份咨询多家保险公司客服电话了解到,保险公司已经发给客户短信,提示多款保险产品将于2021年4月30日24时停止销售。保险公司对老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继续承担保险责任并提供保单服务,但到期后不再续保。一些客服人员还提示:保险公司已在官网上发布了公告,将停售的保险产品名称明示,有的还列出了最新的转保方案。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短期健康险产品因价格低、保额高、宣传时经常带有“承诺续保”“连续投保”和“自动续保”等字眼,一度成为市场热销款。但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比如部分产品缺乏定价基础,保额虚高;销售行为不规范,有的捆绑其他产品销售,有的把短期健康险当成长期健康险销售,还有的公司一旦赔付率超过预期就停售。此外,保险公司核保理赔不规范,无序竞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纠纷增多。下月起新规执行后,短期健康险市场将更加有序规范。
百万医疗保险并未停售
记者调查了解到,短期健康险的产品中涉及近年来受宠的百万医疗险。一些消费者误以为下月起所有的百万医疗保险产品都在停售之列。记者咨询某大型财产保险公司的百万医疗保险产品时被告知,保险期为一年,对投保客户按照年龄段和是否参与医保列出不同的保费档次,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客服人员确认该产品符合监管规定,销售不受影响。
保险专业人士提示消费者正确区分短期健康险市场产品,建议选购健康保险产品时认真阅读产品条款。例如对于费用补偿型的健康保险产品,由于发生的医疗费用不能重复理赔,不建议人们重复购买此类产品。业内人士还特别指出,购买健康保险的目的是年轻时为年老时做准备,现在为将来做准备。短期健康保险的特点是期限短,年轻的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价格会比较便宜。但短期健康险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消费者因健康状况变化导致医疗费用风险增加,消费者再次购买产品时价格会升高,同时也会面临产品停售,无法再次购买的情况。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健康保险产品时,不仅要关注产品的价格,还要关注产品的长期保障功能和保障水平。(津云新闻编辑孙畅)本报记者刘英潮